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卷 丰朝定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代帝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代帝师 (第2/3页)

   “卫真……此前不曾听得他有何过人之处。为什么会选他做德儿的老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

    沈华善想了想,这样问道。沈庆德拜师,实在是无比重要的事情,关系着沈家的将来。如无意外,沈家下下下人任的族长,必定是沈庆德了。

    他知道沈余宪这个孙儿,不是什么糊涂的人,会选择卫真为儿师,必定有很重要的理由。他很想听一听,这理由是什么,能不能让自己信服。

    “你且说一说吧,好让我们也听一听。如果只是同官职同志向这样的理由,就可以不用浪费时间了。”一旁的叶正纯也说话了。

    在沈华善离开京兆这一段日子里,他和沈余宪这个晚辈相处的时间最多,对他也日渐赞赏。但这个晚辈,毕竟还是太年轻了,而立之年都没到,说不定考虑并不周全。

    然而,他被沈余宪的长远考虑和缜密心思,吓了一大跳。果真是代有才人出啊,如今的小屁孩,也能考虑到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吗?

    “说起名儒大鸿,大永之内,应该没有人比得上外祖父了吧?我是亲受外祖父教导过的,自然知道名望的影响。可是,能有大名望的人,都是几十年的沉淀累积,大多都年事已高,当中还有不少人是迂腐死板。德儿才九岁,年迈的老师,迂腐的老师,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沈余宪不紧不慢的将自己的理由说来,看样子,他对此的考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卫真是国子祭酒的嫡长孙,幼承庭训家族渊源就不用多说了,祖父和叶老都清楚的。德儿拜卫真为师,将来自然就同国子监有了渊源,此乃其一。”

    沈余宪不等沈华善和叶正纯说话,又徐徐道来。与国子监有渊源,这是什么意思?国子监乃天下道学最盛处,又是天下文官所出处,这是集合起来的名望,比任何一个大儒都要厉害。

    “卫真,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治国之道。他所倡的治国之道,必定是能够带给百姓太平安乐的治国之道……此乃其二!卫真,必定是一代帝师!”

    沈余宪的声音突然低沉了,脸上却带着舒畅笑意。

    当初在东宫听到的那一番典谟奥义,在他的心中不断地冲击。引起的惊涛骇浪难以言说,到如今,终于归复平静了。

    慎厥身,修思永,惇九族,明励翼,迩可远……

    知人安民……

    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独君其嗣……

    这一番治国典谟。他无比认同,并且作出了认同的选择:让儿子沈庆德拜卫真为师,让沈庆德跟随卫真学习这些治国典谟!

    沈华善和叶正纯听到这一番说话,却是惊呆了,久久不能言。

    慎身修永,知人安民,是何等圣明治国之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独君其嗣,这又是何等大逆的想法!

    怪不得。卫真作为殿中丞,有那样的才能,却不为皇上所知。恐怕这治国之道,尚未被皇上采纳。他就会因为这大逆之想。而被皇上问罪了吧。

    稻草盖珍珠,竟然无人知道。这卫真,当真如此?

    他们看向沈余宪的目光,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