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上车 (第3/3页)

的话说的诚心正意,一群商人没听出什么不对来,只以为这个朴实的长随不怎么会表达谢意,当下各人说笑了一阵,叫进所有的跟班来,一人赏了一锭大银,然后便开始计较起来回家的事来。

    翌日天明时分,商人们订好了长途包车,两辆大车已经在城门附近等候了。

    大家早早起身,在客栈里用了早点,并且打包了一些干粮点心水果一类的吃食,包括不少罐头在内,准备在路上消磨时间时吃。

    还有十来天就过年,所有人都希望能在年前回到家里。

    “咱们从青城直接张家口,从张家口往京师一路的官道保护的也不错,能快速行驶。从京师往永平的官道修的更好。”

    车掌问商人们意见,众人当然都不会有疑惑,这个车掌经验很足,知道怎么走最省时间省力气。

    没办法,朝廷这些年关注的重点就是辽东,经常得往辽东派兵,送银送物资更是一直没停过,官道要是不好,沿途的那些地方官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有人舒舒服服的上了车,车子还有琉璃车窗,听说有的车子已经是用的玻璃车窗了,晶莹透亮,外面什么景致都看的很清楚。

    和记发展到现在这地步,玻璃只是一个小的产业,张瀚根本没有投入太多。

    而且也不是和记为主导,是一群传教士带着研究所的人搞出来的。

    其实玻璃对懂行的人来说太容易了,技术含量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西方对玻璃只是出于想垄断的心理,特别是玻璃的衍生品镜子,这可是西方在对中国贸易中不多的亮点之一。

    大镜子想运过来很不容易,小的镜子还是可以的。

    和记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特别是在南洋地面的能量已经不可忽视了,在巴达维亚的耶苏会可能是感觉和记完全能在不远的将来自己就做出来,叫传教士带一带,应该是耶苏会的一种善意表达。

    众人上了马车后,首先感觉一阵暖和。

    车厢里很大,陈设也较为豪华,还有小小的铜暖炉散发着热能。

    各人都把毛皮大衣脱掉,长随们坐着另一辆车,设备当然不如商人们坐的这辆车好,但也相当舒适。

    “咱们这车有弹簧减震系统。”车掌站在车门前道:“各位每人是四十两银子,看似很贵,其实几天功夫就能到家,还舒舒服服的,算起来还是很合算的。”

    吴姓商人含笑道:“知道,你说的不错,以前想花这钱还没有地方花去。咱们行商的人,最害怕出门时在路上的辛苦,要是早就有这样的车子,谁还骑马或是坐那颠死人的骡车。”

    “路上如果各位东主害怕耽搁时间,反正有点心,干粮,果子,咱们可以早晨出发,天黑前打尖休息。”

    “就是这样,赶路要紧。”

    所有人都归心似箭,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时候出门,就算是商人也是一样。

    天大的利,也不如在家和一家人过年重要。

    马车的车身轻轻一震,接着商人们听到了吆喝声,马车缓缓驶动,开始向着南方行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