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升迁 (第2/3页)
个责任。
袁崇焕此次加兵部右侍郎,李春烨应该也是以平级的姿态来提醒袁不要急进,而不是从正式的官方渠道。
内阁之中诸阁老也有私信过来,几个阁老的存在感相当的弱,他们对辽事几乎没有象样的看法,只知道从人事着手,并且渐渐恢复山海关到宁远的军事实力。
真正的幕后主脑当然是魏忠贤,目前来说,魏忠贤对袁崇焕的任用只是从其宁远大捷的实绩出发,对袁谈不上真正的赏识,袁崇焕也并不是阉党的核心人物,毕竟其有浓重的东林背景。
短短时间,袁崇焕已经冷静下来,这一次任巡抚从资历上来说他还是很弱,想要辽东经略或蓟辽总督一职还差的远,换个角度来说,袁崇焕还要养望。
外人尽去,送行的傅于亮和程本直等人也全部回来,众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样子。
“诸公的保举,我都已经呈上去了。”
袁崇焕对幕僚们还是很大方的,所以他的幕僚也是相当的忠心,哪怕后来崇祯二年之后袁被凌迟处死之后,袁的幕僚还是为他奔走,辩冤,明清易代,袁被抬的很高,他的幕僚们居功不小。
“多谢东翁。”
“多谢大人。”
袁崇焕声音低沉,说道:“我既然巡抚辽东,总要有所建树,诸公何以教我?”
“先练兵吧。”傅于亮道:“此番大战还是有些收获的,不少将帅的内丁和亲兵都有了实战经验,营兵也是在城头苦战过,上过战场,胆气就壮了,再加训练,就能和虏骑野地浪战了。”
傅于亮一直是帮着袁崇焕编练兵马的,虽然没有什么成效,不过还是第一时间强调了自己的本行。
袁崇焕等人都是点头,这一次宁远之战确实有相当不错的收获,最大的收获当然是袁崇焕升官,其次就是宁远城中的两万多关宁兵得到了实战的锻炼。
从逃跑到坚拒,再看到虏骑败退,这个心理上的优势相当强大。
关宁兵的装备具甲都相当出色,可以说是大明用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精锐,所差的就是胆色,包括将领在内都是胆气和信心不足。
只要有胆气,再通过小规模的战斗不停的磨练,关宁兵会成长起来的。
袁崇焕对此也深具信心。
程本直道:“要召见各处官员,申明大人威仪。”
周文郁则道:“要召见诸将,将军队牢牢把控。”
袁崇焕感觉这两人说的都对,特别是周文郁的话更加要紧。
在关宁地方,别的都是虚的,只有军队才是真正实打实的势力。要想立足脚根,只有把将门牢牢把握在手中才是第一要紧之事。
“再下来就是复城。”程本直又道:“先从锦州和前屯开始,再修复大小凌河。”
“就是怕我们在修城时,建虏会再度攻来。”
“确实,如果在我们修城时来攻,我们就很被动了。”
“做事要先考虑周全,不可妄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