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两将 (第2/3页)
额外收入,一个辽镇的游击可能有好几百家丁,凭借世袭的领地可能有上千的佃农,另外可以用差事来赚取额外的好处,比如代管军械,管城防等事。周遇吉在京营肯定没有自己的土地和佃农,也没有多少来钱差事,那些都是世家纨绔把持着,京营武官一年从皇家内库拿走百万两银子,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但每年的军费开销还是被他们贪污走大半。
这也是皇帝的信心所在,从京营出来的武官,想拉拢可真是要下大本钱。
两个武将一向有交结之意,毕竟京师就这么大,几个出名的将领彼此早就熟知对方的姓名了,可是一个在三大营,一个是四卫勇营,交结起来颇多不便,今日也是难得的机会。
周逢吉拱手致意,笑道:“更加要恭喜你了,黄帅。”
“哪里。”黄得功道:“不是我矫情,实在是对此行有些忧心忡忡。”
“不瞒黄帅,我也是啊。”
两人相视苦笑,周遇吉道:“我们先出皇城,我知道东安门外有一家大酒楼不错,菜很精致呢。”
“不如去我们灵壁会馆,那里的菜更是一绝,我要请周兄吃一吃我的家乡菜。”
“既然黄帅这么说,在下只能跟着黄帅走了。”
京师百万生民,地方无比广大,各地的会馆也是极多,灵壁会馆属于小型会馆,也是几个出身灵壁的大商人和官员凑钱买地修起来的,三个小型的四合院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不算小的院落,除了大门,门房,照壁,正院和堂房,还有后院,马厩,厨房等生活设施都是一应俱全,原本这个会馆就是为了方便照顾灵壁到京城的人,当时的人乡土观念很重,同乡有什么难处都可以到会馆来求助,大的帮助不一定有,但最少可以不必流离失所,闹到住大街的地步本乡的大人物脸上都会很难看。
在此时会馆是纯粹的民间组织,后世各地的“会馆”成为了各地方朝廷在京师走关节跑部拉拢官员的基地,也算可惜可叹。
黄得功在灵壁会馆也是常客,最少门房和几个会馆的理事都认得他,天气和暖,一群人都在院中的槐树下头乘凉说笑话,有几个滞溜京师没有回乡的举子刚刚在外头会文回来,正吩咐下人去准备醒酒的茶汤。
看到黄得功进来,几个会馆的理事和门子都迎了上来,忙不迭的拱手下拜,向这个灵壁人中的大人物请安问好。
几个举子冷眼扫了一眼,也不过来见礼,转身就进了自己的房舍。
黄得功的身份再高,地位再显,其在这些举子眼里仍然是粗鲁的武夫,不值得与其相交。除非有利益牵扯,或是大同本地的举人,既没有心思再考试中进士,又要借助本地镇将的权力,才会屈尊委身,给某个总镇当幕僚,就如当年的李慎明给麻承恩当幕僚一样,以举子身份行商业之事,打个掩护而已。
“恭喜总镇大人。”会馆的人消息相当的灵通,众人拱手而贺,脸上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