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找到刘光荣 (第2/3页)
?”
“都听你的,你说放哪就放哪。”
唐红艳知道李少安心疼这个铁疙瘩,那是他的大宝贝,还不是全都由他做主,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当即那些劳力把工棚里原来的东西全都搬出来,一齐将这台煤机抬了进去。
“少安,刚才姐还想起来一件事,”唐红艳说道,“你说在预制板厂的旁边再弄块地,但这弄地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没有批文是不可能拿到的。”
“这个我可以去试试。”
李少安当然知道批地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但他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去试试,许久没有登门拜访过刘光荣了,眼下正是一个好时机。
……
镇政府,书记办公室。
刘光荣正在和镇长顾长明讨论着茶厂的事情。
今年杨桥镇新茶厂投入运营,具体事宜由顾长明来负责。
按照预计,今年新茶厂一定能取得让人欣喜的成绩,拉动杨桥镇的经济,不过一年下来情况和预想中的似乎有些差距,总产量只有计划的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其他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新老茶厂的职工安排,茶园的土地征收……一系列的问题让茶厂没有给杨桥镇带来预想中的经济效益。
“刘书记,茶厂的情况这些天我痛定思痛,责任都在我,作为咱们杨桥镇茶厂的党委书记兼厂长,我这个负责人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老顾,行了,这屋里就我们两人,这些官话套话就不用给我说了。”
刘光荣的眼睛里略微透露出一些失望,除了失望还有一些无可奈何,是那种无人可用的无可奈何。
乡镇的建设本就无法和大城市相比,但凡有些能力的,又或是真的有才华的,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往大城市跑,这些优秀的人才最终都会在大城市落户扎根,就像水总是往地势更低洼的地方流动一样,人也总是往更高的地方走。
刘光荣作为一个镇的一把手,这些浅显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他不是非要用顾长明不可,而是他手边除了顾长明,再无人可用。
“刘书记,我总结了今年的一些原因,归结下来可以列为下面几点,这第一呢,就是咱们的政策倾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