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八卷 第1231章 大召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1章 大召唤 (第2/3页)

。李翊发现,自己召唤的六十个政治人才,竟然只到了五十三个,有七个没有出现在晋级的名单中。这可是有些出乎李翊的预料,在他想来,有一两个没出现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算是正常。可一下子足足有七个没有出现,这就有些不正常了。

    不过,李翊也没有太担心,因为现在他已经一统天下,这些人又是他召唤来的,最终肯定是会到他这里来报到的。

    ………………

    在蓟城百姓翘首期盼中,会试落下了帷幕。一千人入围殿试,这一千人都有了在朝廷为官的机会。

    让李翊高兴的是,他通过召唤系统召唤来的,并且参加这次科举考试的五十三人,无一例外的都进入了一千人之列,会参加最后的殿试。

    剩余九千人,李翊亲自召见。并为他们提出一条额外的晋身途径,就是加入到大唐的教育大业中去,去乡间教化目不识丁的百姓和他们的子孙,有成绩者就可升官。

    其中大约四千名寒门士子从小穷苦,对待百姓就很好,所以在李翊的感召下,他们都欣然选择了加入。然而其余的大约五千名士族士子对此不屑一顾,就此各回各家。

    李翊对此也无所谓,宁缺毋滥,这些人走了也好,省的出现摧残祖国未来花朵的禽*兽教员出来。并且有了这四千名寒门学子加入教育事业,再加上之前十几年的苦心孤诣,李翊已经可以全面开始教化万民的大计。

    紧跟着就是殿试,最初被百官推举为孝廉的大家士子,竟然只有一百人进入了殿试,才占据十分之一的名额。这让百官感觉极其丢人现眼。

    李翊趁势再次提出废除了之前百官举荐孝廉的制度,而是以科举来选拔新的官员。

    虽然百官还是反对,但在李翊强大的威望下,依旧通过了这项改变未来朝廷格局的科举制度。

    殿试策论,李翊亲自出题,让诸位殿试的学子出谋划策。

    最终房玄龄、王安石、张居正三人脱颖而出,于是李翊钦点房玄龄为状元,张居正为探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