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17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 (第3/3页)

    里头有丫鬟好奇,“苏安人,这《西厢记》的崔莺莺什么时候被抛弃了?奴婢听了无数遍,也没听过这结局,莫不是苏安人胡诌来蒙我们这些做奴婢的吧。”

    宁禄但觉有理,附和点头,却听宁祯扬冷哼一声,“对《会真记》都甚是熟悉,难怪言行轻佻,移了性情。”

    *

    苏妙真被文婉玉的贴身丫鬟环儿一问,当即也来了劲头,要卖弄卖弄一下学问,便笑道:“你们不知,这《西厢记》脱胎于唐朝元稹的传奇《会真记》,《会真记》里头的张生得了崔莺莺的清白后,就借口出发长安一去不返,可称得上是始乱终弃。这故事说是元稹的亲身经历而改——

    他这人颇为投机取巧,攀附韦丛,《旧唐书·元稹传》记载说‘他稹性锋锐,见事风生。’而连他的好友白乐天也隐晦批评他说,‘次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可见此人品行——那真实的莺莺小姐自然也不会有好下场……后世的文人们不喜这唐传奇的结局,就陆续做改,现时咱们听的这《西厢记》乃是元末王实甫所作……”看向文婉玉,“婉玉,我说的对也不对?”

    文婉玉笑道,“不错,妙真,你嫁人后连学问长进了,历史渊源都考究得一清二楚,让人佩服……”

    苏妙真沾沾自喜一笑。心道前世这故事称得上人尽皆知,她还修了历史,自然早就知道。不过是碍着这地方礼教森严,没出阁的姑娘一概不能看这种戏目,她才从不在外人面前骂这张生。

    然而又听环儿问,“奴婢更不明白了,那这怎么不叫《会莺记》,偏叫《会真记》?”苏妙真登时一愣。也有些忘记了,便看向文婉玉,文婉玉笑道:“在唐代诗文传奇里,‘真’多指美貌女子,会真便是遇美之意,元稹这是想说那崔莺莺是个绝色女子,才以此为题。”

    环儿长长地哦了一声,豁然大悟,苏妙真也跟着受教点头,忽见地环儿看着她笑道:“会真便是遇美啊……那奴婢明白了,是不是就像苏安人的名讳这样。”说着再三把苏妙真打量过,啧啧道:“果是仙子一般……”

    嘴里大声念叨,“会真,遇美……有道理。”

    苏妙真当即乐了。抓过环儿的手笑道:“虽我爹爹取名时想的是另一层含义,可环儿你也太会说话,嘴上却似抹了蜜一般。”

    文婉玉笑着要说话,忽地帘外传来一声音:“世子到。”文婉玉连忙起身,“是宁禄。”

    苏妙真也跟着连忙起身,待要找地儿避开,被文婉玉拉住道:“你已经是出嫁的妇人了,又是上门的客,哪里需要避讳——更别说按礼也得厮见道声节好,我见了顾主事也是一般,你可别走……”

    苏妙真略一思索,果是这个理,又想看看文婉玉与宁祯扬的夫妻情形,便立定脚步,看向来人。

    只见身后跟了一无须面白下人宁祯扬进得门来。她略看一眼,见宁祯扬依旧俊逸,不由在心中腹诽:看着人模人样,却是滥情薄情之辈。因宁祯扬身份尊贵,又有男女之分,她再不情愿,也只能行礼,当下低头屈膝,做足礼数:“顾苏氏见过世子,世子万福。”

    宁祯扬听她出声,握紧手中泥金绘金芙蓉折扇,瞥眼去看。

    这苏氏已然挽了鬓发,换做妇人打扮。穿了柳黄通袖杞菊延年交领杭绢短衫,暗绿织金窄襕潞绸马面裙上绽开大朵大朵的红菊,鬓上簪钗不多,身上环佩亦少,裙边明珠纹丝不动。这一身虽是简单,但却应景,更从简单中显出这苏氏的娇美明艳。

    宁祯扬想起环儿之语,不紧不慢地点头,“免礼。”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