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询问 (第2/3页)
是猜,最后的结果只相差三万两,你认为很正常吗?”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受人指使,然而指使者当时应该很着急并未细想所以才会有此破绽,另外之所以会让你这样供述,本官猜测应该是怕继续调查下去会出问题,不得已才这样做,如此一来便会结案,并且这个指使者身份地位都不低,否则根本来不及将消息派人送给你,不知道你的想法如何。”
其实梁奕刚开始并未发现其中的问题,因为在查处之后便没有仔细清点,是后来吴兰煜将东西押送回去并且仔细统计后才发现这个问题,李峰供述尚立贪污的银两大概在二十万两左右,而查出来的银两正好二十二万,这让梁奕产生了怀疑。
接着便去刑部大牢提审了尚立,经过询问得知,尚立贪污的银两涉及到赈灾银的只有五万两银子,另外的银子有的是通过其他办法弄到的,有的则是商人送的,这应该是很隐蔽的,李峰又是从何处得知,梁奕更加确定李峰先前不知道这些,是有人故意所为。
闻言李峰心中有些慌,名单上面的人名和银子数量的确都是纸条上面所写,至于为何是这么多银两李峰并不清楚,他以为全都是这次从赈灾银中贪污的,没想到会被梁奕发现其中破绽。
知道久不回答会更加怀疑,他只得硬着头皮道:“回梁大人话,这些的确都是小的猜的,至于和尚立之间是因为对我有知遇之恩,在一起吃过饭,那一次尚立喝的伶仃大醉,无意间透漏出了这些,这一点大人可以去问问其他人,都知道这尚立喝酒不行,几杯就不省人事,而且喝醉了喜欢乱说话。”
梁奕紧皱眉头,尚立喝酒能喝多少,喝醉是否会乱说话都无从得知,不过看样子应该是真的,没有继续追问。
但他现在知道的是,这个尚立和李峰一样,同样是被推出来顶罪的,两者不同的是前者年满七十,再得到一笔不菲的费用后甘愿来顶罪,这样一来想要从他口中问出东西很难,但两人肯定都知道是谁指使的。
不过李峰话中还是有漏洞,梁奕想了想还是问一问。
“你说尚立对你有知遇之恩,可是据本官了解,你是通过科举入仕,虽说没有考中进士,但还是做了县丞,当时的尚立未在大梁府做官,七年前你升任水磨县知县时尚立刚调任钦州知州,而你水磨县并不属于钦州,何来知遇之恩一说,莫非是哄骗本官不成。”
“大人误会了,虽然是这样,但是后来一次相遇,我们二人相谈甚欢,那会儿正好中州同知空缺,尚立提议让我前往上任,最后即便没有成功,但这也是一份知遇之恩。”李峰不紧不慢道。
“好,这一点本官不继续深究,但是这第二个疑点那就是名单上面的第九人,根据你供述的证据是,此人是中和县知县,因为中和县和水磨县紧靠在一起,是无意间得到的证据,然而这一次你不仅没有提供贪污银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