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原因 (第2/3页)
前来说情,这才让他留下来,不过现在的杨尤已经做不了其他的事情,这对卢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根据董高逸流露出来的意思,杨尤不会待得太久。
至于最后的胥武,硬说的话可以算作是卢谷的人,但是真要认真起来胥武其实是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仅仅是多年前两者走的比较近,后面逐渐的疏远后,之间的联系还是凭借着以前不错的关系,加上这些年来和元于等人也不怎么接近,所以说真要遇到大事,他肯定是站在有理的一方,不看人。
如此说来,南齐朝正二品以上的六名将领,只有杨尤一个人,加上胥武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和卢谷关系不错,这样的局面别说是卢谷,就算是换做其他将领来做大将军这个位置也是投鼠忌器的,而卢谷本身就不占据优势,更是问题重重。
说来说去卢谷都还是大将军,只要董高逸没有发话之前,他是可以稳稳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但这只是当下的情况而已,要是被这样的假象所迷惑,最后肯定是会吃大亏的。
俗话说,压死骆驼的还有最后一根稻草,让卢谷如此着急的同样有这么一根不轻不重的稻草,那就是汪同。
南齐朝众所周知,大将军卢谷和前任兵部尚书朱辰是有一定交情的,虽然没有到谈论生死的地位,但是关系确实不容置疑的,有朱辰在,他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安慰。
如今朱辰被罢官赶回了家,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新任的兵部尚书原本卢谷以为还会照顾一下他的处境,谁曾想到这名新来的兵部尚书居然是泾阳知府,突然窜出来这么一个人让他很是疑惑,简单的调查后才知道此人竟然和现任的户部尚书吕新则关系不错,意味着和梁奕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冲突,虽然说关系可能不是很好,但至少不会是自己阵营的,这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迫不得已必须要改变。
这些情况表现出来的意思已经相当的危险,也是到了这时候卢谷才明白,为何传言这么久的消息一直没有兑现,根本不是猜测那样是假的,而是董高逸一开始就没有想将自己直接罢免掉,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逼迫自己主动离开,这样一来,董家既不会对不起卢家的列祖列宗建立的功劳,还会落得一个明君的名声,毕竟到时候自己想要离开,董高逸忍痛答应,在外面人看来就是这个原因。
当卢谷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吓得浑身都出了冷汗,不得不说这个计划虽然有计划,但是却让人找不出任何的毛病来,并且是在一步一步的紧逼中,不给任何反击的机会,等到退到不能再退的时候,自然而然达到了想要的目的。
从一开始重用元于,到后面派两名关系不错的将领做自己的副将,在一步一步将上将军这个位置上面的人全部换掉,到了最后这六个位置和他关系都不是很好,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