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生 (第2/3页)
剧了两边的矛盾。张明岳不想接受他的安排承他的情,就自行报名要去当知青。等张父知道的时候已经板上钉钉,想改也是不行了。
临行前,张父不顾杨小曼的反对给张明岳补贴了100块钱和不少票据,张明岳接过来啥也没说转头上了火车。
1972年10月底,张明岳来到了林县,跟另外的两男两女一起被分到了王家庄,一个背靠大山面向县城的村子。
现在已经是转年4月,前段时间队里安排在山脚下开荒,有计划地扩大耕地面积,如果操作得当,可以在荒地上增加一季玉米或者高粱,也可以种些红薯,南瓜。这些粮食都是不挑地的,到时候勤快点,总能有所收获的。
本来连番上工,大家都有些疲惫,前天赶上天气好,有人觉得热就把外套脱了,谁知后来突然变了天吹来一阵凉风,好几个人都病倒了,感到鼻塞头疼到卫生所找秦大叔拿了些药就顶过去了。
张明岳开始没事儿还跟着照顾病号来着,谁知道后半夜高烧来势汹汹都糊涂了,根本不知道叫人。
早上同屋的李明辉起床发现不对劲,赶紧去卫生所喊来了秦大叔。
秦大叔给张明岳测了体温,体温太高就给打了退烧针,还让他们用浸了井水的毛巾给他敷在额头上。
大家都还要上工,最后是李明辉留了下来,其他人去上工顺道把安排给李明辉的荒地也一起开出来,也给张明岳请了假。
就这样又折腾到半夜。张明岳终于退烧了。李明辉也是筋疲力尽沉沉睡去了。
万籁俱静,没有人发现床上的人体温越来越低,心跳越来越慢甚至给人一种停掉的感觉。过了好大会儿体温又慢慢恢复了,心跳趋于正常,呼吸匀称,就像正常人睡着了一样。
一早醒来,李明辉赶紧摸了摸张明岳的额头,没有再烧。喊了几声张明岳他都没有醒,只是嘴里嘟囔了几句。
这时候刘明不放心过来看看,听李明辉说叫不醒,就又去请了秦大叔。
秦大叔给张明岳做了个简单的检查,告诉他们张明岳是烧得狠了,睡一觉就好了。问题不大。
听了秦大叔的判定,李明辉他们就放心了。把早饭放在桌子上就都去上工了。中午他们回来吃饭的时候,张明岳还在睡觉,早饭也没动。
刘明又给张明岳留了两个菜窝头接着上工去了。
过了许久,床上的人醒过来了,已经不是原来的张明岳了,变成了南唐古人张明阅。
端起桌子上的凉粥,两口吃完。又勉强起身倒了点热水。就着热水把两个窝头也都吃了。张明岳才感觉恢复了些力气。
循着记忆,走到镜子跟前,看着里面照出来的模样,张明阅有点惊奇。镜子里的人跟他有六分像,如果扮作南唐人,怕要有八分相像。相似的容貌、相似的名字,甚至相同的生日,可能这就是张明阅变成张明岳的契机吧,说不定这个张明岳还是他们张家后人呢。罢罢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