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不能骂人 (第2/3页)
解,第一股水流从缺口喷出时细如白练,转眼便膨大成三丈宽的浊流。
“退!全体退至鹰嘴岩!”
所有人立刻往高处狂奔。
身后传来岩层断裂的脆响,临时筑成的堰坝像被巨人撕开的麦饼般四分五裂。
刹那间,积蓄已久的潭水如同一头被禁锢多时的猛兽,咆哮着、奔腾着,汹涌而出,倾泻而下。
鲍丘水瞬间拓宽三倍,原本平静的峡谷掀起了滔天巨浪,浪头足有丈余高,裹挟着泥沙、石块和树木,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下游奔涌而去。
水面漂浮的木筏残骸撞上礁石,爆出的木刺如蝗如蜂,到处乱飞。
洪水所到之处,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当渔阳古关的魏国守军听到那如雷鸣般的轰鸣声时,还以为是远处传来的雷声。
崔梓抬头看看艳阳高照的天空,没有乌云,甚至连白云都很少,怎么会打雷?
然而,当第一道洪峰拐过大湾,出现在城头魏军士兵的眼里时,那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滔天的巨浪,让所有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目瞪口呆。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
“大水……”
“怎么会有大水?”
前几日鲍丘水明明都快要见底了么?
怎么突然就来了这么一波大的?
某位新兵脖子咔咔地转过去,看向某位老乡伯卒:
这难道就是几天前你所说的,前年秋日发的大水吗?
确实够大的。
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大的。
……
伯卒的嘴唇哆嗦着,颤抖着,根本没有意识到有人在看自己。
终于在洪峰抵达古北口关城时,他本能地发出了凄厉的警告声:
“大水来了!”
可惜一切都来不及了。
准确的说,在汉军筑坝成功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已成定局。
城墙根基传来冰层碎裂般的呻吟——丈余高的水头如同巨大的锋利刀刃,狠狠撞上城墙,外层夯土像浸透的炊饼般层层剥落。
无尽的恐惧和惊慌瞬间在守军之间传播开来,他们瞪大了眼睛,惊恐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巨大的冲击力让城墙正在不断摇晃。
不要说城墙上的士兵,就连箭楼都在洪流中摇晃如醉汉。
城门门闩被水流拧成麻花,门板炸裂的瞬间,两名持戟守兵被碎木刺穿胸膛。
一名裨将转身想要逃跑,但却被浪头冲垮的城门狠狠地压在下面……
守在城门后面的魏国将士,一个都没能逃得出去,但他们被临死前发出的呼救声,终于惊醒了城头的士兵。
“跑,快跑!”
这些几个月前还是农夫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夺跑而逃。
“不要慌,不许跑!”
“大水淹不到城头,不要乱!”
终于反应过来的崔梓,眼中里充满了绝望,他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但在洪水面前,却是显得那么微弱,几近无声。
面对天地自然伟力,普通人根本生不起半点抵抗之心。
求生的本能,让那些新卒只想要远远地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除了少数老卒,士兵们大多四处奔逃,乱作一团,根本无法听从指挥。
“不听令者,斩!”
魏军司马大喝,挥剑砍杀两名逃兵,却被溃军挤下城墙。
他掉下女墙箭垛的瞬间,洪水卷来半棵松树,松树断裂处的分叉如同数支长矛,扯断了他的半截身子,流出的肠子像彩绸般飘在水面。
在冲破了城门之后,洪水如脱缰的野马般涌入城中,瞬间淹没了关城内的大片土地。
阻止不了眼前的混乱,崔梓绝望地扶着城墙,这才没让自己跌倒。
姓关的……
大水……
姓关的……
大水……
这两个念头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脑海不断循环。
“将军,速去内城!”
副将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紧紧地拉住崔梓,“内城地高,大水无法淹及,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内城?”副将的话,一下子把崔梓从惶恐绝望中拯救了出来,他如闻仙乐,一把反抓住副将的手臂,猛地站起来:
“对,内城,快,趁着汉兵这个时候无法攻城,快回守内城!”
外城城门已毁,守不住了。
但内城还在,更重要的是,关口东西两山还各有守兵。
只要内城不失,一切都还有可能!
想要把那些逃兵全部重新收拢起来,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崔梓与副将,本着能收拢多少就收拢多少的心理,带着还能勉强能听令的数百人,狼狈不堪地顺着外城城墙,寻了一处高地,涉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