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战汤原(4) (第2/3页)
攻击。此时正值松花江春汛期间,江水水量极大。在短时间无法解决渡船的情况之下,要想过江,只能先拿下莲江口铁路桥。
而莲江口敌军情况自己却还是两眼一抹黑。作为佳木斯的北大门,鹤佳铁路上的咽喉之地,小鬼子想来不会不在这里设置守备队。虽然不会太多,但总归还是一定的麻烦。自己若是强行发起攻击,依靠火力、兵力的优势虽说也能拿下莲江口,但自己之前不惜绕远路,大迂回的苦心就全部暴露了。
看着夜幕下漆黑一片,实际上什么都看不到的莲江口,杨震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过身来对着身边的刘长顺与董平道:“莲江口是佳木斯北面的门户,其铁路桥是我们渡过松花江必经之地。除非我们现在能在不惊动日伪军的情况之下,弄到大批的渡船。”
杨震抬起头看看董平道:“你带队亲自去摸一摸这里日伪军的情况。不行就抓一个舌头来。尽量不要开枪,这里与佳木斯可谓隔江相望,距离佳木斯不过三十余公里。枪一响,我们就是去了战术的突然性。”
犹豫了一下,杨震还是对董平道:“你带队下去之后,将莲江口日伪军部署的情况摸清楚。若是人数不多,就直接解决了。不过,你要记住动作要快,兵贵神速。还有别都做了,留下两个活口。”
听罢杨震的命令,董平看了一眼天色,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转身带着他的侦察一连在夜色的掩护之下,直奔沉睡之中的莲江口而去。看着他的背影,杨震丝毫的没有为他能否完成任务而担心。侦察营的训练虽然还有一定的欠缺,但已经初步成型。
虽然与后世的特种兵无法相比,但作为战术侦察兵应该说还是合格的。如果守敌不多的话,完成这样的任务,还是相对轻松的。从莲江口的地形以及这个集镇的面积来看,这里的守敌应该不会太多。
知道事态严重性,现在已经是午夜,如果在天亮之前部队不能全部渡江,司令员苦心安排的迂回将全部暴露的董平下手也就没有丝毫的顾忌,动作极快。不到半个小时,已经带着人押着一队衣冠不整,一看就是被从被窝里拎出来的伪满军警赶了回来。
见到杨震,董平连忙汇报道:“司令员,我们已经按照命令,未放一枪顺利拿下莲江口。共击毙伪满警察二十三人,俘虏四十五人。其中内有警察分署署长一人,铁路警察二十名。缴获武器弹药一批,我军无一伤亡。”
听罢董平的汇报,杨震扫了一眼他身后那些被捆的严严实实,此刻却是浑身发抖,若不是被绳子相互捆着,恐怕早就堆在地上的伪满警察,皱了皱眉头道:“我的要不是这些俘虏,我要的是佳木斯地区的敌情。”
听到杨震的话,董平微微一愣,马上便反应过来自己失误在那里。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的董平,不免有些尴尬的看着杨震道:“我怕您惦记。解决完守敌之后,便急着赶了回来。口供还未来得及问。我这就去审讯。”
见到董平反应过来,杨震却只能摇头苦笑道:“你去把那个分署长带过来,我亲自审讯。其他的人,你安排好人手抓紧时间审讯。我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知道我想要的。”
说罢,转过头对刘长顺道:“你马上指挥部队立即进驻莲江口,并把铁路桥给我牢牢的控制起来。让工兵将桥上埋设好**,不过在接到命令之前,不要炸桥,也暂时不要阻拦过往车辆。另外,将铁路的员工都给我控制起来,一个也别放跑。记住,我要的是全部的铁路员工。另外,告诉部队做好隐蔽。”
待刘长顺带领部队离开之后,杨震命董平将那个差点没有被吓堆的警察分署长带过来。对于杨震来说,他要亲自审讯,并不是他不信任董平。对于这个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的能力,杨震还是相信的。虽然刚刚出了小小的纰漏,但毕竟是瑕不掩疵。
但对于急于得知佳木斯敌情的第一手资料的杨震来说,有些事情他必须要亲自了解,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作出判断。因为此次能否夺取佳木斯,是关系到能不能顺利的调动山中的日军,为打破围剿创造一个最佳的局面。
这个警察署长虽十足是一个软骨头,但反应却是绝对不慢。被带上来时见到身上虽然穿着与其他人一样的军装,但身上只佩带了一支手枪,身后还站着数名身背快慢机警卫的杨震,马上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年轻的有些吓人的人恐怕就是这支神出鬼没的土匪武装的头子。
毕竟这个家伙也是在老东北军混过多年,虽说骨头软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