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 (第2/3页)
本博带着两个关东军司令部加强的野炮大队紧赶慢赶的还是赶到了将军石一线参战。
有了炮兵的火力支援,之前还半死不活进攻的野地嘉平大佐立即还了阳。在根本博中将的亲自督阵之下,集中了两个大队的兵力沿佳木斯至鹤立铁路线两侧,不计火力损耗,轮番发起了猪突式的冲锋。
野地嘉平这一发疯,扼守正面的王光宇立感压力倍增。担任掩护的日军地空火力几乎是不计工本,将军石一线阵地仅仅航空炸弹,平均每天落弹就高达二百余枚,七十五毫米的山野炮弹更高达千余枚。将军石一线表面阵地在日军近似疯狂的火力打击之下,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加上先期对整个萝北、汤原、滨绥等地的战略轰炸,日军在佳木斯机场上的炸弹储备飞速的下降着。由于需要从沈阳兵工厂运到佳木斯的补充数量远远比不上消耗,将军石一线战斗展开的第三天,全权指挥驻佳木斯的日军航空兵第二飞行集团司令官寺本熊市中将不得不限制每天的投弹数量。
将原来漫天撒网式的水平轰炸改为精度较高的定点俯冲轰炸。尽管这样会在对方地面火力射击之下,造成一定的战损,但总比彻底的中断空中支援要强的多。尽管从战役开始的第三天,日军航空兵的投弹数量被严格控制,但王光宇依旧承受着之前从未承受过的火力压力。
在日军不计工本的火力投入之下,在得到了炮兵火力支援的野地嘉平的不计损耗的玩命攻击之下,原来的打游刃有余的阻击战,顿时变的紧张了起来。将军石一线是杨震给王光宇划定的最后阻击线,其背后就是兴山要塞区以及萝北这个被杨震视为根本所在的大本营所在地。
为了不让日军进入萝北、鹤立北部,王光宇一改之前利用地形节节抗击的战术,以将军石一线预设阵地顽强的抵抗着日军重兵围攻。
好在杨震在收复兴山要塞之后,知道将军石一线是遏制佳木斯日军北上的萝北、鹤立的咽喉之地。早就已经着手做了大量的准备,不仅在这一线修建了大量的野战工事,还集中了以要塞中解放的技术劳工为基础组建的的两个工兵连,利用在兴山要塞缴获的大量钢筋、水泥,修建了为数众多的永备火力点与支撑点。
王光宇利用这些已经实现修造好的工事和火力点,与日军野地支队展开了寸土必争的争夺战。几乎每一寸土地双方都要经过反复的争夺,才能最终确定归属。仅仅三天的战斗下来,野地支队发起攻击的两个步兵大队固然伤亡过半,王光宇主力一团也被打成了半残。
战斗爆发最激烈的地方并不是将军石的主峰阵地,而是位于主峰右翼的一个面积不大,高度也不算高,但却位于整个防线中心点,并与主峰阵地形成夹角之势的高地。
固守在这个高地上的一个连,在日军集中了一个步兵大队,两个野炮中队,五架飞机的全力攻击之下,尽管有预设阵地可以依靠,但短短的一天之内还是上伤亡余烬。
为了夺回这个对整个防线至关重要的高地,王光宇动用了手头上两个营的预备队中的攻坚能力最强的一个营。经过整整一夜外加大半天的激战,在双方反复易手多次,日军进攻能力耗尽的情况之下,才将这个位置极为重要的高地一度危急的情况稳定下来。
虽然最终收复并最后控制住了这个高地,但王光宇手头仅有的两个营的预备队中的率先投入战斗的这个营也伤亡三分之二。上去时一个完整的步兵营,等撤下来的时候,只剩下不足一个连。连上以上干部,除了一个轻伤的副营长之外,自营长、教导员以下全部阵亡。
巨大的伤亡,哪怕是一小块阵地都要反复争夺,才能最终确定归属的苦战,不仅让在一线战斗的官兵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就是将指挥所就设置在主峰阵地上的王光宇也承担巨大的压力。
看着手头上的连队一个个的投入到近似无底洞一般的争夺战中,巨大的伤亡数字让自部队组建以来一直打的都很顺风顺水的王光宇心疼的直掉眼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