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八师团的新战术 (第2/3页)
。
自己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并非是自己部队的军事素养真正的超过了对手。很多时候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原因很多,就像几年后,即便到二战结束时苏军的综合素质还是无法与德军相比,但却仍旧打赢了苏德战争一样。
无论什么时候,轻视这支失败虽然带有一定的必然因素,但偶然因素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战力强悍的对手,自己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的。在每一场战役中自己哪怕一个细小的疏忽,都可能将眼下来之不易的局面断送。
压力很多的时候是动力,但更多的时候总归还是压力。后世自己看解放战争传记的时候,总对其中描写战时各大野战军统帅当时都是高度紧张,经常失眠不以为然。当时四大野战军那个不是人才济济的,有了得力的部下,主帅还用的着那么辛苦吗?
可当真正的身临其境的时候,杨震才发现这不是部下得力不得力的事情。一场大战下来,从策划到实施。从每一个纵队、师的位置,甚至行军路线都要去思考。每一场大战下来,杨震都有股子精疲力竭的感觉。
站在珠山的顶峰看着南边地平线处熊熊的火光和隐隐约约传来的密集炮声,杨震知道那是一旅在对日军第六师团展开强攻。今夜是整个西线战局最关键的一夜,自己的后续计划能不能达成,也要看今晚的占据。
沉思良久,杨震最终还是决定不干涉,今晚放手让王光宇他们去打。现在自己应该学会的是驾驭战局的能力,而不是替代那些一线的纵队司令和旅长,去指挥一场战术级别的战斗。
下定决心后,杨震转过身从身后小虎子那里拿过一支烟点燃后,却是一口都没有抽。只是看着丝丝升起的烟,听着南边传来的隐隐炮声,心中不断的在盘算着日军下一步的动向。尤其是王光宇在完成依兰南部战役后,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是向东直插穆棱日军纵深,还是向西参与到对第十四师团作战中去?
想了一会,杨震才发现自己已经习惯在地图上思考问题,离开地图自己还真不适应。尽管在去年冬季带着杜开山几乎走遍了南部与日军所有对峙的地区,所有地形基本都在杨震的脑袋里面。但离开地图,杨震还是有些不习惯。
掐灭了一口都没有吸的烟后,杨震转身下山回到了自己的指挥部中。刚一进指挥部,就看到一个参谋走过来,将一封电报递给杨震道:“一号,三号来电。西线形势有了新的变化,日军又有新的动向。”
杨震听到郭邴勋的电报,连忙接过来仔细看了一遍后,走到地图前看了看参谋已经按照地图标示出的日军新动向。西线的日军居然在六个小时之内火速从密山的十一师团增调了六个步兵中队和炮兵、战车各两个中队,从南翼向正在阻击第八师团的陶净非所部猛攻。
尽管在老搭档杜开山的协助之下,陶净非手下现在有了四个半团,但面对日军三个联队外加六个步兵中队,以及优势的地空火力下,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入夜之后,日军航空兵虽然退去,但日军却增加了一线的重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