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状元及第,天花病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一百五十四章状元及第,天花病起 (第1/3页)

    薛慎之与贺锦荣行跪拜之礼,垂目望着地面,不敢直视元晋帝。? w?

    元晋帝盯着薛慎之,见他低垂着头,开口道:“抬起头来。”

    薛慎之与贺锦荣抬起头,看向元晋帝。

    薛慎之微不可见的蹙一下眉心,元晋帝打量的视线太直接,仿佛透过他在看另一个人,这种感觉很怪异。

    转瞬薛慎之便明悟了,他是宁雅县主的儿子,元晋帝在他身上看见母亲的影子。

    “你是薛慎之?”元晋帝猜到薛慎之的身份,宝翎口中的李家后人,就是他吧?再没有人会有他这般像宁雅与李玉珩。

    元晋帝脑中闪过这个名字,捏紧了拳头。

    “正是草民。”薛慎之不卑不亢地回答。

    元晋帝颔首,收回视线,目光落在薛慎之做的文章上。

    拿起贺锦荣的文章,抬头看向贺锦荣,“你父亲贺岱才华盖世,博古今通。你做的文章徜徉恣肆,斐然成章,有理有据,比你父亲当年更胜一筹。”

    “臣子还有需要进益的地方。”贺锦荣谦卑有礼道。

    元晋帝看一眼薛慎之,缓缓地说道:“你的文章见解独到,立意深刻,分析透彻,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确是一篇锦绣文章,与贺锦荣的文章,各有妙处,难分高下。朕宣你们入宫,便是打算亲自策问。”

    薛慎之已经猜到这一点,十分淡然镇定。

    贺锦荣看向薛慎之,唇角微抿,收紧袖中的手指。

    元晋帝将文章放下,开口道:“边疆年年战乱,外邦侵犯,物质贫匮,该如何应对?”

    贺锦荣先一步开口作答道:“回禀皇上,外邦无故来犯,我国当然要以倾国之兵迎战,同时派出使臣出访谈判,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结盟。至于物质贫匮,让百姓耕种,能够解决问题。”

    元晋帝点了点头,看向薛慎之,“你有何见解?”

    薛慎之看向贺锦荣,看着他胸有成竹,十分自信的模样,沉吟道:“草民主张巩固边防,屯兵边塞,士兵可以耕种,也可以防守。来可拒,去可防,国则无忧,边境无虞。”

    薛慎之的战略观点,得到太傅与尚书的认同,“皇上,薛贡士的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杜绝问题,外邦未来犯之前,可以屯养兵马,外邦出兵必然会有顾忌。而无战乱之时,士兵耕种,能够改善物质贫匮,缓解粮草短缺之忧。即便外邦来犯,也可以尽快的防御,或者出战,不必担心城门失守,等朝廷派兵去援助。”

    贺锦荣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之前他以为状元势在必得。

    如今薛慎之的提议,的确比他的出彩。

    薛慎之这番主张,也深得元晋帝的嘉许。

    只是——

    元晋帝再问,“天地间什么最大?”

    薛慎之与贺锦荣同时愣住。

    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良久,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皇上。”

    “道理。”

    贺锦荣拱手作揖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子以为,天地间最大的是皇上。”

    礼部尚书点了点头,十分赞同。

    太傅抚摸着胡须,看向薛慎之,看他如何解答。

    薛慎之抿紧唇,如今天下间都认定是君王至上,贺锦荣的回答不偏不倚,容易讨得皇上的欢心。他的回答,极有可能惹得皇上的不喜。

    沉默半晌,薛慎之依旧耿直地回答道:“天下虽大,治之在道。四海虽广,治之在心。没有道理的世间,破裂天常,败坏人纪,公道不存于心。草民认为,万事脱不开一个道理。”

    贺锦荣乍然看向薛慎之,脸色微微发白,万事脱不开一个道理,身为天子也是要遵循道理行事,岂不是屈居道理之下?

    “啪、啪、啪。”

    元晋帝鼓掌道:“好一个天下虽大,治之在道。薛贡士的回答,深得朕心!”

    朱砂笔一挥,将薛慎之钦点一甲第一名,贺锦荣一甲第二名!

    命刘勇送二人离宫,元晋帝将名次定夺下来。

    曾滨与太傅看到前三甲之后,突然跪在地上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这次春闱是天降祥瑞。”

    元晋帝一怔,“天降祥瑞?这次考试,天降异象了?”

    太傅笑着说道:“皇上,您钦点的状元郎薛慎之,他可是连中三元。他出色的表现,微臣对他了解过一番,此子非池中之物,八岁的秀才,如果不是体弱多病,耽误他科举,只怕是十几岁的状元郎。说来太过可惜,差一点,他就连中六首,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事情!”

    礼部尚书也很高兴,“常言道:‘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一个三元,却也是百年难得一遇。皇上是盛世明君,方才得一个得力的贤臣辅佐。”

    曾滨默然,实际上薛慎之是连中六首,只是当年为保命,自降名次罢了。

    元晋帝脸色沉郁下来,八岁的秀才的吗?

    李玉珩当年十四岁的解元郎,风光无限,名动盛京。几乎以为他会连中六首,只可惜会试发挥失常,屈居第二,殿试夺得魁首,拿下文武双状元。

    薛慎之在文章上青出于蓝。

    贤臣?

    元晋帝眼底的情绪意味不明。

    ——

    夜空破晓。

    巍峨庄严的皇宫,伴随着悠扬肃穆的钟声响起,午门的三扇正门,东西对开的两扇掖门缓缓开启。两队身穿金色飞鱼服,手持一丈画戟的殿廷卫士,整齐划一的从中门外的四个门洞而出,立在汉白玉铺成的五条大道旁。

    宫门外,这时已经站满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以及三百位身着深蓝色罗袍的新科进士。大家心里又激动又紧张,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走上仕途。

    薛慎之被召进宫,被元晋帝亲自策问,对自己的名次,心中稍微有底,不是状元,便是榜眼。他在人群中抬起头,看着象征权利的皇宫,午门正门三扇打开的门高大无比,中间最高的门有十一丈高,这是历代皇上出入禁宫的专用门。除此之外,便是皇后大婚时从此门入,再之后就是历届新科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从皇帝的御用道走过,一辈子仅此一次,享受读书人一生之中最高的荣誉,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便是今时今日。

    城门上一声钟响,内侍扯着嗓子喊道:“吉时到,百官率贡生觐见!”

    文武百官往左侧门进宫,公卿贵族往右侧门进宫,新科进士从掖门入,去往奉天门。一眼便看到白玉石栏杆雕刻着腾龙,气势壮阔。十分宽广足以容纳万人的广场,广场尽头是一座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高台之上,金壁辉煌的金銮殿!

    新科进士心潮澎湃,心生匍匐,那是天生对皇权的敬畏,全都跪在大殿外御道两边,文武百官进入大殿。

    一切仪式之后,内阁首辅裴远从殿中出来,站立在一众进士面前,手持金册朗读,“皇恩浩荡,开科取士,为国抡才,出身莫问。今元晋十一年甲戊科殿试结束,由皇上策试天下贡士,钦赐一甲进士及第三名,二甲进士出身一百一十名,三甲同进士出身一百八十七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