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婚期,打入冷宫 (第2/3页)
的尿臊味扑鼻,她干呕几声才缓过来,看清楚屋子里除一张床之外,就是一张桌子和凳子,里面积满厚厚一层灰,臭味熏天,她甚至听见蚊子嗡嗡的叫声!这里脏乱,恶劣的环境,让她崩溃!
屁股的伤裂开,很痛,床很高,她爬不上去,只能趴在脏污的地板上。
宝翎极力的隐忍着,她告诉自己,等待时机,再重新挺直背脊,高傲的走出去。
这一切,在中饭送来时,彻底让宝翎爆发。
之前的两个嬷嬷给宝翎送吃食,两个干硬长着黑色霉点的馒头,一碗馊掉的稀粥放在她面前。
宝翎目眦尽裂,抄起粥碗‘哗啦’砸在地上,两个馒头扔出屋子。
“这是人吃的吗?这些都是狗吃的!贱人,你们敢这么对待我,扶好脖子上的脑袋,总有一天我要摘了!”宝翎气得吐血!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要叫她们生不如死!
嬷嬷一点都不着急,这种情形她们见惯了,宝翎总会将馒头捡回来吃掉!
“诶,你听说了吗?商姑娘被皇上请进宫给绣娘治天花。”
“天花能治吗?太医都治不了。”
“商姑娘能啊!她不但能治好,还研制出预防天花病的药丸,皇上给她厚重的赏赐,说她是神农在世。她可真厉害,才十五岁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家丫头十八岁,就是做奴才的命。”
“人家凭的本事,谁让咱们闺女没有长她那样好使的脑子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商枝出的风头,衬得宝翎尤为的凄凉惨烈。
“滚出去!”宝翎怒吼一声,面目狰狞。
这个贱人踩着她出头,心里呕得要死,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商枝一步步登天!
宝翎心里很憋屈,憋得她难受,双手捶地,尖叫一声宣泄心里翻滚的愤懑。
嬷嬷看着宝翎披头散发,眼睛通红,面目可憎的尖叫,往门外走,“快去向掌事公公回禀,她疯了。”
“疯了得用铁链子锁起来,到时候发疯病,咬人、伤人可不好。”
两人出去,拿一条铁链子套宝翎脖子上,另一头锁在床脚。
宝翎看着脖子上的狗链子,羞愤欲死,刺激得昏死过去。
——
司衣坊两个绣娘染了天花,是初期,商枝用治天花病的中药,炼成药丸,不用再煎煮,省去她往宫里跑的功夫,又很好的保护住药方,不将药方给泄露出去。
染天花的绣娘,一人拿一瓶药丸,就听商枝说道:“你们只是初期,吃了药,不会很痛苦。将一身痘发出来,不会留下瘢痕,今后不会再染天花。”
然后又拿出预防天花的药丸,给司衣坊的绣娘分发服下。
太后听说有预防天花的药,想到宝翎的动机,她心有余悸,当即传商枝来仁寿宫。
商枝将她炼制的药,全都拿出来交给月慈姑姑,对太后说道:“这药我前两天研制出来,今日就派上用场。天花多发于冬春季,这个节气最容易染天花,民女想将预防天花的药丸推出去,目前还未大量生产,如今很紧缺,打算将开始几批药丸,只限婴孩幼童购买。等药丸供应得上之后,解除这项规定。我想一定会有人闹事,所以想问太后娘娘讨要一道懿旨,闹事者以罪论处。”
这样能够减少很多麻烦,天花多发于婴幼童,她在药物紧缺下,只得先顾及着孩子。
太后皱紧眉心,陷入沉思。
“规矩是死的,可以变通,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规定。若是有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特殊对待。最多三个月,我便能够满足百姓所需。”商枝立下保证。
闻言,太后点头应允。
商枝松一口气,这不只是为闹事者而要来的懿旨,而是天花药丸一出,其中巨大的利润,各个医馆的掌柜一清二楚,她担心会出变故,不如伤寒药与霍乱药那般好控制。
离开仁寿宫,元晋帝将商枝请过去。
元晋帝坐在龙椅里,上下打量商枝,良久,他按着胀痛的额头道:“你的医术,朕已经见识,神医之名,名副其实。你留在宫中做太医绰绰有余,朕破例提拔你为太医院院使,你意下如何?”
商枝婉拒道:“皇上,恕民女不能从命。太医院有诸位太医,医术高绝的还有国师大人。民女志不在宫廷,而是希望能研制出更多疑难杂症的药物,惠及百姓,减少伤亡,这样能够给皇上积厚福,让皇上得民心,不是更好吗?”
“你研制的药物造福百姓,如何是给朕积厚福?让朕得民心?”元晋帝反问。
商枝笑道:“因为皇上大公无私,没有将我强留在宫中,才能够让我研制出各种药物,让他们免于病死之忧,难道不是给皇上积攒厚福?至于得民心,皇上每年拨出一笔银子,让家庭困苦的百姓治病,他们定会对您感恩戴德!”
“哦?那如何让朕拨出的银子,落到实处?”元晋帝来了兴趣。
“民女曾经做过义诊,一个月接治给不起诊金的病患,最多不超过十两银子。”商枝神
色认真道:“皇上若是信得过民女,可以给每县找一间药铺,每年给他拨银子,按照十两一个月的计算,每年一个县拨出一百二十两,便能够让人人有病得治。未免医馆拿银子不办事,皇上可以让县令派人去查访,若是有人阳奉阴违,昧下银子,便抄没家产流放。”
元晋帝哈哈大笑起来,“你说的轻易,朕的大周国几十个府城,数以千计个县,一年的银子就要掏空整个国库,这笔账你该如何算?”
商枝摇了摇头,“皇上,民女并非让您从国库出,而是交由每个县的县令,让他们一年发起一次义卖,闲置不用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义卖,得来的银子用作这笔银子。可以列入考核政绩当中,父母官一定会顺利的完成。”
商枝这个办法,算得上两全其美。
但是想要实施起来,却并非这么简单,多了几项庞大的工程。
元晋帝道:“容朕再想一想,此事还需要拿到早朝上与百官商议,若是他们没有异议,才能实施。”
商枝心里有底,元晋帝并不想兴师动众,他安于求稳。
商枝叹息一声,拿着元晋帝给的赏赐出宫。
幸好元晋帝因为这一事,没有执着将她强行留在宫中做女医。
回到松石巷,薛慎之已经从吏部回来,嘉郡王妃与嘉郡王都在。
从恩荣宴后,薛慎之便在鸿胪寺学习为官的基本仪礼,谢师恩,再祭拜孔庙,立进士题名碑,之后便是按照分配去吏部报道,各自赴任。
“回来了,你分配在哪里?”商枝看着薛慎之,他面色沉静,看不出他的喜忧。
薛慎之平静地说道:“前三甲内定在翰林院,外祖父给我走动关系,想要替补清河县县令的缺位,元晋帝并没有批复,他让我考虑两个月,若是心意已决,到时候再做定夺!”
商枝一怔,元晋帝不肯放人。
“那该怎么办?”商枝觉得就算是两个月后,薛慎之态度坚定,元晋帝也未必会答应。
薛慎之却并不着急,“我请老师帮忙,两个月的期限正好,我们的婚礼,龚县令夫妇能够参加,不需要立即走马上任。”
商枝闷闷地点头。
薛慎之捏了捏她的手指,心中也十分无奈,他只能尽力的争取。
嘉郡王妃脸色冰冷,她几乎猜到为何元晋帝不愿放人,“不必担心,只要你坚持要在清河县,外祖母有办法让你留在清河县。”
这一句话,让大家吃下定心丸。
元晋帝对嘉郡王妃的请求,没有不答应的。
毕竟是薛慎之要从六品官外放一个七品官,没有朝臣会有异议。若是一个七品,想要升任六品,就不是这么轻易。
嘉郡王妃拿出一张红纸放在桌子上,含笑地说道:“这是我请国师测的日子,五月二十八号是一个好日子,你们的婚礼订在这一日。”
商枝拿着红纸,看着上面五月二十八日的字样,甜甜一笑,将红纸小心翼翼折叠起来,放在袖中内袋。
“五月底正好,时间宽裕,足够我们准备。”商枝开心的询问嘉郡王妃,“您与我们一起回乡吗?”
嘉郡王妃摇了摇头,“你们先走一步,我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处理好。你们婚礼的那一日,会及时赶到。”
嘉郡王妃十分迷信,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让他们三日后启程。
商枝得知嘉郡王妃会出席婚礼,心里的失落感稍微缓解,她侧头看向薛慎之,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显见的心情很好,她也忍不住嘴角上翘,凑到他耳边低声道:“来京城好久了,除你带我看花灯,调木刻之外,我都还没有去其他地方看一看。我听说国寺里的桃花美极了,明天你带我去看一看?”
薛慎之已经忙完了,他想要外任,明天不用去翰林院上任,也就多出几天空闲。
“好,你还想去其他什么地方,我一并带你去看一看。”薛慎之心中很内疚,来京城之后,他忙于学业,并没有好好陪一陪她。
“国寺就够了。”商枝想去求平安。
薛慎之把玩着她纤细的手指,认认真真地说道:“你对京城,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留恋的地方?”
商枝一怔,将手指从他掌心中抽出来,“慎之,我似乎从来没有问过你想要什么,你喜欢什么。你小时候拖着病体去赶考,为的是出人头地。你若是随我回清河县做个小县令,说不定这一辈子到头也只是个知府。读书之人为的是光耀门楣,名垂青史,内阁首辅是毕生的追求,你就没有想过要做首辅?”
薛慎之以前的追求是首辅,这是每一个读书之人的目标,但那是在遇见她之前。
薛慎之定定地望着商枝,展眉一笑,“我的追求是你。”
他一直想要追赶上她的步伐,成为她的依靠。
商枝心脏跳得很快,她觉得薛慎之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她甜到心里去。
他为她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