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论功行赏 (第2/3页)
梁老将军已经故去了,他是一个刚烈的人,宁死也不屈服于齐饶淫威之下,义不食齐粟,感动地,悲悯世人。”
“干梁老将军是我们宋国的英雄啊!寡人很欣慰,若没有你们父子的鼎力相助,寡人可能也坐不到国君这个位置上的,寡人能上位,你们干氏功不可没。这些寡人都会牢牢地记在心里的!”
听见子偃的这么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干骜不由得虎目含泪,悲戚地道:“有君上的这些话,相信父亲的在之灵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宋君偃的这番话透露的信息很多,最关键的是,他并没有忘记干氏的功劳,铭记在心,也明了他以后还会重用干骜,对于干骜寄予了厚望,并不会因为干梁的死而人走茶凉。
宋君偃叹了口气道:“老将军于寡人有大恩,于国家社稷有大功,所以寡人前些日子跟相国他们商量过了,决定将老将军的灵位立于宗庙,享受我宋国国君的祭祀。老将军的谥号为‘忠’,曰干忠子。”
“谢主隆恩!”干骜真的是感动得无以复加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名臣能有此殊荣?即便是名满下的商君、管仲都没有啊!
子偃心里很满意干骜表现出来的态度,于是道:“干骜,伐越的战事可还顺利?”
“回君上,我宋军拓土七百余里,越人若土鸡瓦狗耳,不堪一击。之所以在旧吴地耽搁了这么久,也是因为越军残部的骚扰,不过臣已经带兵歼灭了几股比较猖獗的反动势力,现在旧吴地已经基本上平定了,所以我才来向君上的复命的。”干骜老老实实地回道。
“嗯,越人生性桀骜,越国灭了吴国一百多年了,同化了不少,所以旧吴地的人还是心向越国的,这个无可厚非。寡人已经跟大臣们商议过了,决定在攻占的旧吴地设立我宋国的第四个郡,吴郡,也把刑徒和一些原来阳亢之地的齐国黔首迁到吴郡去。”
宋君偃道:“镇压吴郡的叛乱,不在一时。方圆七百多里的吴郡啊,也不是我们宋国可以轻而易举地消化掉的!寡人即将向吴郡派遣郡守和各地的县令,干骜,你比较熟悉吴郡的情况,寡人想问问你,不知道以何人为吴郡郡尉好?不知道要多少兵力驻守吴郡可好?”
干骜作揖道:“熊子丹将军胆大心细,晓畅军事,颇有大将之风。臣以为熊子丹可以作为郡尉驻守吴郡!而吴郡骚乱不断,好在越国的军队被楚军牵制住了,连连败北,已经无暇顾及北面的吴郡了,君上只需要派遣一万兵马驻守吴郡就可以了。”
“另外,臣以为,吴郡民风剽悍,有尚武之风,可为兵源,可以另外招募数万兵卒。进可继续攻略越地,退可坐守吴郡,无后患之遗!且吴郡盛产稻米,只要有足够的民力,开发耕地,吴郡便可自给自足,不必朝廷供应粮草。”
这必须要派一个心腹大将驻守啊。宋君偃明白了,干骜举荐熊子丹,一方面是因为熊子丹的能力的确可以,能独当一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吴郡这个地方太重要了,盛产稻米,土地肥沃,人口也有四五十万,只要有野心的人随时都可以割据吴郡,立为一国!
没办法,吴郡这个地方虽然不是什么穷乡僻壤,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