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 (第2/3页)
“这样的军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大王我宋国何以战,那么我也要反问大王一句,魏国何以战?原本声势浩大的三晋联军已经随着赵国的退出而土崩瓦解了。魏军将直面我宋军的兵锋!”
“当此时,宋无以战,魏亦无以战。宋有强军,可以少胜多,可以寡敌众,魏有良将千军,亦可以众击寡,恃强凌弱!宋魏两国若是朝歌一战,不过是两败俱赡局面,宋国与魏国两败俱伤了,最后便夷会是谁呢?是齐国,是赵国,是韩国,是秦国,是楚国!”
“宋魏本是同病相怜,都处四战之地,求同存异不容易啊大王。大王想一想,魏国这些年征战不休,西辱于秦,东败于齐,南破于楚,北丧于赵,屡屡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可有占过什么便宜?没有啊!”
子偃似乎苦口婆心地道:“一个再强大的国家也招架不住几个国家的联军。对于这一点,大王应该深有体会才对!魏国树敌众多,秦齐楚赵皆为魏国之敌,纵观下,魏国可有盟友?没樱但是我宋国愿意成为大魏国的盟友,休戚与共,同进同退!外臣此来,是抱着绝对的诚意而来的!”
“哦,是何诚意?”听到诚意,老魏王便想到了城池土地。
“只要大王愿意撤出攻打朝歌的大军,我宋国愿意归还你们魏国的安墟、汲两座城池,并且归还在上一次的战事中俘虏的魏国将士!”子偃慷慨激昂地道。
嗯,这个条件确实不错。老魏王也不傻,他也看出来了,三晋联军已经被瓦解掉了,凭借魏军一家的兵马对战强悍的宋军,实在是很难取胜,最后可能还平白搭上了数万将士的性命。
现在宋国能深明大义,退让一步,归还魏国安墟、汲两座城池,还有两万多的降卒,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绕是如此,魏王莹还是想起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贵使啊,我魏国的太子在上一次的黄池之战里失踪了,生死未卜,他是不是被你们宋国俘虏了?”
“呃……”子偃有些痛心疾首地道,“回大王,太子赫已经死难了。请你节哀!”
这个事情老魏王想调查的话,其实是可以查证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宋君偃想要毁尸灭迹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坦白了。
“什……什么?吾儿,寡饶赫儿,死了?”听到这话的老魏王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旋地转了一般,捂着脑袋很难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