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158章 何为一国之君 (第1/3页)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阶级,前者之贵族,皆系公侯伯子男,以及诸侯。
后者之贵族,多为大家世族。最显着的地方是,与平民阶级相比,贵族阶级享有更多的特权,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利。
贵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爵位。爵位可能是世袭的,也可能是非世袭的。象征贵族的是权势和力量。
中国自商代施行诸侯封建制度,即类同于西方贵族制。
《礼记·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子为王,下辖诸侯。如春秋楚国,本为子爵,因不满其国大爵,要求周王升其爵位未竟,于西元前704年称王。
汉代实行郡县制之后,为安抚改朝换代之功臣,仍时有分封之举,然已不如商周之系统。
自三皇五帝以来,夏启建国伊始,贵族都是生的这个共识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了。尤其是商周时期的大搞分封,子——诸侯——卿大夫——庶民,等级划分十分明确,跟西方的分封制差不多,即“我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
当陈胜在大泽乡喊出了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便使得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产生了裂痕。
而秦帝国的覆灭,随后的楚汉争霸,其实就是一场贵族和庶民的战争,若是项羽胜了,改朝换代,则贵族都是生的这个理念还可以沿袭下去,庶民不敢逾越。
但最后是刘邦战胜了,还建立了汉朝,这就打破了旧有的贵族都是生的这种观念了。从此以后,改朝换代,臣子犯上作乱的事情多不胜数。
知道为什么在秦朝之前的夏商周三个朝代,其国祚可以延续五百年以上,而秦汉之后的王朝却绝大多数都是两三百年,然后就亡国聊这个不变的定律吗?
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都不相信贵族都是生的了!
刘邦不过就是一个亭长,就能当上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咱凭什么不能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就是汉高祖刘邦开了这个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