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先霸诸侯而后王天下 (第2/3页)
阔,若不是发生了内乱的话,只怕楚国很难灭了莒国。莒国复辟,君上可以收为己用。”
“大善!”子偃拍手叫好道。
不过,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皱着眉头道:“不过,莒国的旧地现在是楚国的疆土了,我们帮助莒国复辟,不会因此得罪楚王吧?”
复辟郯国的话,宋君偃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毕竟是一脉相承的国家,而且郯君只是一个傀儡罢了。郯地在齐国的疆域里面,即郯城,呃,现在的郯城似乎十室九空了,毕竟当时那个活该遭天谴的越王无疆下令,屠杀郯城的黔首的。
绕是如此,郯国的遗民还是很多的,就在郯城附近的地方啊。
而且得罪齐国宋君偃觉得没什么,虱子多了不怕痒啊,可是楚国,这楚国可是他们宋国的盟友啊,而且根据原先的邦交国策,是不能得罪楚国过甚的!
张烈闻言,狡黠地笑着道:“君上不必忧虑,对于莒国复辟,我们宋国只要给予名义上的支持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只能私底下给予莒君一个名分,等到莒国复辟了,再申请成为我们大宋国的附属国,这样一来,复辟的莒国就是宋国的附属国。”
“想来,楚王也不想因为一两座城池的得失,在这个时候得罪我们宋国的!”
“大善!”子偃点头道。
但是宋君偃还是有困惑不解的地方,随即出声道:“张烈,寡人还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帮助这些已经亡国了的小国复辟呢?对于滕国和薛国、卫国,寡人很想要吞并,以扩张我们宋国的疆域。现在不仅要大费周章地去帮助别人复辟社稷,还要冒着被齐楚两国围攻的危险,这是为何?”
张烈摇了摇头,看来自己的这位君上眼光还放得不够长远。不过他作为宋国的军师祭酒,这个战国乱世的顶级的战略家,给宋君偃分析形势,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张烈说道:“君上你有所不知,扶持泗上十二诸侯国,对于我们宋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们宋国现在的根基还不够深厚,自从君上你上位之后,北伐齐,取阳亢之地,置东郡;南征越,取旧吴之地,置吴郡;西破魏,取河内之地,置河内郡。”
“这两年我们宋国的疆域极度扩张,君上你开疆拓土,所得的东郡、吴郡和河内郡其疆域几乎跟原来的我们宋国的故土相差无几,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我们宋国在这三个郡里的根基不够深厚,当地的黔首也还没有打从心底地认同我们宋国的统治。”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宋国虽然在军力、人口、城池、疆域和富庶程度方面跟一般的强国没什么两样了,齐国单打独斗的话也不能灭亡我们宋国了。但是刚刚获得的郡县,我们宋国还没有彻底的消化,根基不稳,随时都有被倾覆的危险!”
宋君偃听到这话,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正因如此,寡人这才改变了一些政策,轻徭薄役,减轻黔首的负担,与民生养。”
张烈颔首道:“这是对的。君上,民心至关重要,因为无论是赋税还是兵员都取自于民,但是民就像是池塘里的水,而君上,就是池塘里的一叶扁舟,池塘里的水可以蓄着,却绝不可以抽干!不然就跟竭泽而渔是一个道理。”
“我们宋国现在是勤于内政民事,无力于大战。超过十万人的大战我们宋国已经是负担不起的了!这几年的连番的大战,我们宋国也伤了元气,需要休养生息,但是附近的齐国和魏国底蕴雄厚,如树大根深,发展起来我们宋国远不及也!”
“这个时候就要给这些敌对的国家找麻烦了。君上现在明白我为什么建议你扶持泗上十二诸侯国了吧?”
宋君偃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