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玉碎 (第3/3页)
援救,秦国也未必肯出兵,因为秦、宋两国并不接壤,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
秦国何必为了老冤家魏国得罪日益强大的宋国呢?这不划算,而且魏国被彻底打残才好,这样魏国就无法阻挡秦国东出的大势了!
现在的魏国,就如同获水之战前的宋国,在战与和之间犹豫不决。
宋君偃敢于破釜沉舟,大战齐军,是因为他的性格使然,他有这个魄力!而且他已经没得选择了!一旦齐军捣破商丘,或者是他下台了,剔成君上位的话他必死无疑!
而老魏王还有选择的余地,屈辱地割地求和,只是权宜之计,还能给魏国的东面换取几年的和平。
“大王,为了显示出我魏国与进犯的敌军死战到底的决心,臣请大王移驾前线!督军作战!”
惠施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这话一说出来,整个魏国的朝堂便炸开了锅,那些自诩公忠体国的大臣,或者是与国家休戚与共,利益相关的公卿大夫们纷纷跳着脚站出来,七嘴八舌地横加指责惠施这个谏言的过失。
“惠相,你教唆大王御驾亲征,以身犯险到底是何居心?”
“我们大魏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为君王者,应当坐镇国都,统御四方,行军打仗,排兵布阵的事情自然有犀首、翟章这样的良将去做,哪里需要大王冒险移驾前线?”
“惠相,你虽然生为宋人,长于宋地,但是现在既然为我魏臣,食我王之俸禄,应该事事为大王,为国家考虑才是,你怎可教唆大王将自己置于险地呢?!”
“就是就是。大王,臣看惠施已经被宋人收买了,或者是已经心向宋国了!”
……
看见整个朝堂如菜市场一般喧嚣,老魏王眉头一皱,厉喝道:“够了!”
老魏王的这一声厉喝,便让原本人声鼎沸的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老魏王的威望可见一斑。
毕竟已经当了四十几年的君主了,积威日盛,虽然魏国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是老魏王依旧是那么强势,有的时候他可以向臣子认错,听得进忠言,但是这种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人不能反驳!
魏王莹扫了偌大的朝堂上每个大臣的脸庞一眼,又眯着眼睛放到了惠施的身上,说道:“惠施,说说你的想法。”
老魏王很器重惠施,他也相信惠施对于自己的耿耿忠心,就算是太子嗣背叛他,他相信惠施也绝不会背叛他的!
老魏王与惠施的关系亦师亦友,就跟子偃与李敖的关系一般,魏王莹时常向惠施请教学问和治国的理念,这关系自然是不一般的,若不是年龄相差太大,老魏王真的想尊惠施为帝王师。
他相信惠施不会无的放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