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0592章 耳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92章 耳聋 (第2/3页)

从他的眼神中,宋王偃分明看出了其中的不平静。

    看来,这又是一位怀才不遇之人!

    绕是如此,听鹖冠子说话还真是费劲得很,估计老半天都不好详谈。好在鹖冠子虽然耳聋失聪,又有眼疾,还有口吃,但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倒不失为一贤臣。

    其实,宋王偃不知道的是,他自己碰上的这个鹖冠子,是一位在历史上可以比肩鬼谷子的人物。之所以声名不显,是因为鹖冠子隐居楚国所致。

    杜甫有一首诗,名唤《耳聋》,其中写的就是鹖冠子。

    诗曰: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

    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

    黄落惊山树,呼儿问朔风。

    这其中便已经表明鹖冠子的眼花、耳聋,至于口齿不清,这确实是无伤大雅的。因为鹖冠子懂得唇语,光是这会唇语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本领。

    说到战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鬼谷子王诩。

    鬼谷先生兼为兵家兵圣和纵横家始祖,谋略水平高深莫测,教出的弟子苏秦、张仪更是纵横列国之间,名盖天下。但是,大约在鬼谷子同时期,还有一位不亚于鬼谷先生的牛逼人物,就是鹖冠子。

    宋王偃之后命人收集了关于鹖冠子的一些资料,这才得知其来历,可堪大用。

    鹖冠子为楚人,早年入仕赵国,他是一位鬼谷子一类的世外高人,生性低调、不爱做官,曾追随过赵武灵王,帮助武灵王出谋划策,是武灵王身边的红人,因喜欢戴武灵王发明的鹖冠(胡服骑射中的一种帽子),所以被后世称为“鹖冠子”。

    鹖冠子的属于道家,同时又精通兵权谋、纵横家、法家,其同名著作《鹖冠子》,是战国晚期黄老之道的重要著作,其主要思想是“举贤任能”,“废私立功”,曾提出废除封建,设立郡县,建立法制等主张,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沙丘之变后,鹖冠子心灰意冷,回到楚国隐居。

    同鬼谷子一样,鹖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