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3章 精兵简政 (第2/3页)
一侧的宋国治粟内史邹衍站了起来。
“若是人人为小家而置大国于不顾,国又有何存在意义?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如宋王偃所预料的那样,这一场关于“个人、家、国、民族”之间的辩论会是没有结果的,因为谁都争不过谁。
婆说婆有理,众口难调。
在辩论会结束之后,宋王偃便回到沙丘宫,同时伴驾的还有鹖冠子、庞煖师徒二人。
虽然已经拜鹖冠子为谏议大夫,但是具体的能力如何,还是有待考教的。这一番召见,其实跟面试差不多。
“鹖冠子,寡人欲使国家更为富强,汝有何见解?”
“王上,今宋国已经足够富强,若欲更为强大,只有深化改革,大行征辟一道!”
“愿闻其详。”
鹖冠子口齿不清,说出去的话磕磕绊绊的,让人听起来颇为费劲儿。鹖冠子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故而极少发言,他一般都将笔记本随身携带,不想说话就写上去,或者是让弟子庞煖代自己发言。
鹖冠子已经将唇语传授给了庞煖,心有灵犀之下,庞煖还是能翻译鹖冠子的话语的。譬如现在,就是庞煖在翻译鹖冠子的唇语,让宋王偃听上去还好,不甚费劲。
“宋国经李敖变法,再有宋王新政之后,的确已经强盛起来,但是李敖之变法中道崩殂,后继无人也。大王虽然用孟轲、万章等人进行新政,改革了李敖变法当中的一些弊端,但是儒家之法,非富国强兵之法,乃是育人为本之法,弱化刑罚之法。当然,不可否认的,自新政以来,宋国的整体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鹖冠子淡淡的道:“王上,臣窃以为,宋国之变法有如下几点不足。其一,重于赏罚;其二,人心不齐;其三,君主集权不足;其四,军队效率低下;其五,察举制之害,任人唯亲,官吏有才而无德。以上五点,俱是宋国当前之弊端,或许还有其他弊端,待臣日后补充。”
闻言,宋王偃倒是有些惊讶于鹖冠子的眼光之独到,毕竟这些弊端,他看不出来。宋王偃知道此时的宋国矛盾不少,弊端甚多,但是看不出其中的病因,他无法对症下药!
看来是找对人了!
“贤卿何以教寡人?”宋王偃表现得极为谦虚。
“王上,宋国其一之弊端,重于赏罚。并非是说赏罚分明不好,恰恰是宋国的赏罚过于严明,过于重!宋国效仿秦之商鞅变法,设置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故而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鼓舞士气。这是良好的一方面,但也有其消极作用!”
“似公士一级,宋卒只要斩杀敌方一名甲士(军官),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似上造一级,此爵仅高于无爵,仍须服役。似簪袅一级,受田数额为簪袅3顷(300亩),簪袅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
“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何以言及宋国重于赏罚,便指于此!”
鹖冠子道:“王上,宋国当前的土地便这么多,耕地有限,财帛有限,仆人有限,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宋国固然可以依靠征战,获得足够的资源,但是终有一日,当宋军败北,而一无所获之时,便会如同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