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5章 虽远必诛 (第2/3页)
不反对。
譬如说,一个宋人杀了一个奴隶,只需赔偿三两白银,或者是拿两头牛赔偿就可以了。
这时,丞相鹖冠子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可以一战!诚如陛下所言,犯我大宋天威者,虽远必诛之!”
“善!”
子偃早就想到群臣是不会反对的,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给了这些王公大臣这么多的好处,他们焉能不意识到侵略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裨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根据子昂在信中的话,子偃已经意识到,宋帝国的敌人,正是古印度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孔雀王朝!
只不过,现在的孔雀王朝还没有到鼎盛时期而已,若是子偃猜得没错的话,孔雀王朝当政的应该还是阿育王的父亲,瓶头王!
说真的,子偃还是真心瞧不起印度这个世界大国,更看不上其最著名的王朝,孔雀王朝。
因为古印度的士兵的战斗力真的不咋地,别看他们个个牛高马大,很强壮的样子,但就跟黑人一般,中看不中用。
纵观整个世界史,印度无论何时都没有很强的影响力,即使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宝来坞拍摄的一些古装战争片,像《巴霍巴利王》系列,貌似电影中印度士兵都很善战的样子,那真实的古印度士兵战力如何呢?
古代印度被征服过无数次,征服者如此之多在世界史上也着实罕见,像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亚历山大远征)、贵霜、蒙古人、英国人,甚至还有突厥和吐蕃也染指过印度。
古印度兵力之弱,弱到令人唏嘘、发指!
古印度在弱肉强食的古代世界里,一直都算得上是强者追求的上等猎物,而古印度也如此配合,每次都如一只待宰羔羊一般,吸引着无数捕食者前仆后继。
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到公元1858年英国吞并莫卧儿帝国,3000年间,印度被外族征服了三十多次。
古代印度其实更像一个象征性的概念,因为在古代,从未真正出现一个统一的古印度王朝。在世界古代史中,征服恒河、印度河流域基本等同于征服整个印度文明了。
南亚次大陆上广大的中南部,在世界史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印度文化的贡献也极其的少。反倒是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