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生活所迫 (第2/3页)
常满分,重生前确实也考上了北大,对方沉吟一下道:“按这个答案我估计630分,不过评卷宽严不清楚,先扣10分机动吧,我感觉北大有点悬……”
常天浩松了口气:终于听到一个比自己高的分数,连忙道:“对对对,你说的有理,我估高了,要向书记看齐、事事严于律己,我这就减掉几分。”
说罢又在心里砍了10分,现在变600了。
闫光明问:“你大概多少?”
“600不到一点吧。”
“不错不错,拼一拼北大历史系啊……”闫光明打趣道,“我知道二档在南京,可更多档案馆在北京啊!”
“不敢不敢,书记先请……”
“常天浩,你考得怎么样?”班主任推门进来,一边给大家发志愿表和录取参考手册,一边和他说话,“你可好久没露面了,稀客稀客。”
“还行吧,估计有个590-595……”面对班主任,常天浩又悄然压低了5-10分。
“多少?”
“590-595区间,还行吧?”
班主任松了口气,点头赞许道:“不错不错,这是我在班上听到的第二高的估计了,除闫光明外没人比你高。”
“真的?”常天浩小心翼翼道,“阿Sir,会不会我估错了,我下午再认真核对核对。”
“对自己要有信心,我知道你行的……那天晚上你舌战一场的光辉事迹我也听说了。嗯,很猛,到底是我们12班出去的常夫子。”班主任这么说,周围人全笑了,大家都知道他打脸王胖子的情况,没想到班主任也晓得了,话不能说透,可调侃之意肯定免不了。
对常天浩平时这样那样的拆台捣蛋,班主任当然不爽,但再不爽也不会期望学生考得差——分数越高,他的绩效才能越好,晋升才越有希望,听说常天浩分数超常,他由衷高兴,当初劝说放弃保送也顿时“顺理成章”。
常天浩不放心,又去其他班打听一圈,结果得到的消息也很意外:620以上,其他两个文科班都各只有一个,其他600分以上几乎就没有了,甚至敢估在590-600区间段的人也只有2-3个。
如果按这成绩排,常天浩少则6-7名,弄不好还能排前3,这让他不淡定了,自己咋可能这么高捏?这不科学!又仔仔细细看了遍答案,把能扣不能扣的分数都减了一圈,最后实在减不下手——毕竟人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最后心里预期落到605分,这是内心掌握的,对同学只说590-595——做人要低调。
众多同学都在竭力互相打探分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