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正文卷 第十四章 1853年简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1853年简史 (第2/3页)

汊河。11月初,太平军以扬州被困甚急,粮道断绝,复派赖汉英、石镇仑率部救援。先从仪征进袭未成,遂改由三汊河沿运河推进,步步为营,大举进攻。24日击溃清据守扬子桥的冯景尼部,复连败清参将师长鏕、知事张翊国、刑部侍郎雷以诚等,直抵扬州城下。26日夜,曾立昌、陈仕保等率城内太平军及当地百姓安全撤出,南退至瓜洲。

    林凤祥、杨开芳率太平军北伐进攻河南之时,捻军趁机而起,攻破归德、睢县一带,进逼省城开封。张之万(太子太保张之洞堂兄)奏请直隶、山东、陕西、安徽四省军队到河南镇压,并请派大员督办地方团练,并亲自捐献军饷,致太平军北伐受阻。

    1853年4月12日,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林启容等人杨秀清之命,统领战船千余只沿江西上,准备西征。18日,西征军占领安徽西梁山、裕溪口、雍家镇。5月初1日占池州,4日攻下安庆。赖汉英、曾天养、林启容等继续西进,7日占江西彭泽,12日占湖口,16日占南康府,知府恭安、知县罗云锦投降太平军。17占吴城镇,18日围攻南昌。清江西巡抚张芾、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等顽强抵抗,赖汉英于是决定先攻占附近的州县,断其救济,再全力攻城。于是丰城、瑞州、饶州、乐平、景德镇、浮梁、都昌等地先后被攻克。5月27日,石祥祯(石达开哥哥)、韦俊等率军进援江西。6月10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赖汉英率万余将士继续西进。6月18日,曾国藩亦统领知州朱荪诒率湘勇1200人自长沙援江西、训导罗泽南,编修郭嵩焘等率军数千救援。7月24日,西征军攻湘军罗泽南、朱荪诒、郭嵩焘等于南昌附近。后来杨秀清以西征军攻南昌三月不下,命令大军撤围北上,8月27日占领九江,败清兵于田家镇。后来西征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石祥祯、韦俊率领,沿江西上攻入湖北、一路由胡以晃、曾天养率领,自安庆经略皖北。赖汉英以攻南昌不力,革职调回天京。9月,太平军西征部队在湖北田家镇半壁山大破清军。8月底,太平军石祥祯、韦志俊等率部自江西九江进占湖北武穴镇,并进攻田家镇。清署湖北按察使唐树义、前武昌府同知劳光泰、总兵杨昌泗等督兵死守。太平军遂改变作战计划,准备先以水旱两路大军夺取长江南岸的半壁山,进而控制江面及北岸的田家镇。适值清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率部增援田家镇,使清军兵力增加到近万人。9月13日,太平军数万人马水陆并进,向清军阵地发动猛攻。江忠源先赴水营督战,令开炮迎击。寻水营兵溃,战船几为太平军所获,急登岸率陆师顽抗,又告失利,只得败走广济。唐树义、劳光泰、杨昌泗等皆败逃,清军全军覆没。太平军遂占领田家镇,并长驱入鄂。12月,占领庐州、汉阳、汉口、武昌。以后兵分两路,南路军接连攻下岳州、湘阴,进到湘潭,遭遇湘军后连连失利。石达开率军驰援,取得湖口大捷,才扭转战局,并乘势反攻,接连攻下8府40县,把曾国藩困于南昌,直到石达开奉命回救天京,西征才告结束。太平军西征历经挫折,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西征军清军方面:1853年7月,太平军进攻南昌,江忠源要求增援,曾国藩与骆秉章商议派罗泽南领兵三千前往,第一次与太平军对垒,湘军损失惨重。这使曾国藩更进一步认识到太平军远非一般农民起仪军可比,要战胜太平军,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因此,曾国藩与江忠源商量了练勇万人的计划,训练也更加严格,以期养成艰难百战之师。同时,曾国藩感到光有陆师不够,还必须建立一支水师。1853年秋天,编练水师的计划得到咸丰皇帝的批准,湘军规模改为编练水陆各5000人。此后,曾国藩离开长沙,前往衡州练军。

    中国其他起仪军方面:

    1853年4月,福建爆发小刀会起仪。“小刀会”作为南方民间秘密结社,创始于乾隆年度。道光二十九年(1849),归国华侨江源、陈正成等在厦门建立小刀会,后又在广州、上海、宁波等地发展组织。其归国时,购得洋小刀数百,遍赠同类,结为小刀会,其臂力超人者,用双刀,故又名双刀会。太平天国起仪后,福建海澄一带小刀会发展到二、三千人,准备起仪。后因事机不密,江源、陈正成等为清廷捕杀,会务遂由黄威(或称黄位)主持。咸丰三年四月初七日,黄威与黄德美等率领会众在海澄起仪。初十日攻克漳州,击毙清总兵曹三祝、汀漳龙道文秀等。十一日占同安、厦门、十二日占漳浦。起仪军在厦门建立政权,黄威以“汉大明统兵大元帅”名言发布文告,指斥清朝黑暗统治,号召人民进行革命,在其占领区内免除苛捐杂税,并派人赴天京与太平天国联系,未成。清廷调重兵反扑厦门,黄威等率起仪军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清军及团练的进攻,终因粮尽援绝,于十月十一日退出厦门。黄威率众入闽粤海面,坚持斗争到咸丰八年;黄德美退至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