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作品正文卷 第十七章 计借汝阳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计借汝阳粮 (第3/3页)

沟为首都,雉河集为陪都,成立“大汉国”,公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一称大汉明命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为根据地,制定《行军条例》十九条。组成捻军,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人数达十万。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兼,总白旗主龚得(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蓝旗主韩老万(万峰﹑狼子),总黑旗主苏天福。孙葵心为白旗镶边旗主。各旗都是步、骑混合编制。总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领导集团。会后,发布文告,痛斥清证府地方官吏视民如仇,起义目的是“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并宣布军纪和行军作战条例。会议规定各旗将领都要听从盟主张乐行指挥,建立了一整套军队编制和军事制度,把原来互不联系的各支捻子,慢慢联合起来,增强战斗力。捻军于此正式起义,派兵四出攻打附近州县,控制区域南至颍上、霍丘,北抵江苏萧山、砀县,东接怀远,西连河南归德府。同年九月,苏天福、张乐行率捻军击败河南道员张维汉部于永城进占会亭与夏邑县城并东出砀山,西抵归德,南下包围亳州,占领蒙城,分兵攻打鹿邑和颖上,大败清军提督武隆额。

    韩奇峰1855年,随张乐行起义,在雉河集会盟。后被太平天国封为梁王。天京沦陷后,与任化邦等推赖文光为首领,联合作战,屡败清军。

    龚德树1855年1月,率部进入河南夏邑,与当地王冠三等捻军联合作战。同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会盟雉河集,实行五军制,任白旗总目兼军师。

    1855年,黄河决口(开封以东),鲁南、皖北、苏北大批灾民流离失所,纷纷入捻。到达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为什么各路捻军要结盟?为什么结盟的时候,陈大喜不参加?

    大家要知道,捻子都是出则为捻,散则为民。几人、几十人、最多几百人。在各地又较为分散。清廷以及乡团对捻子的清算行为接二连三,进行过无数次的疯狂血腥屠杀。虽然当初捻军打败了清军和团勇,但由于力量分散,往往被清军各各击破,这时候就需要捻子们团结起来,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反清力量。首先,安徽张乐行的捻军和河南苏天福的捻军联合,接着龚得的捻军和河南夏邑王冠三的起义军联合起来。这时候,镇压捻军的袁甲三、江南提督和春、安徽巡抚福济,被捻军重创,受皇帝惩罚,袁甲三被撤了职。这时候清军在皖北的势力大大减弱,为捻军结盟创立了条件。当时陈大喜认为自己一派虽说是贩私盐、抢粮。但终究犯不上造反诛九族的大罪。何况自己钱粮不多,经不起折腾,先屯积足够的力量再图以后。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