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1章 二级分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1章 二级分化 (第3/3页)

起来,自然会带动秦帝国产业发展。

    达成共识,许负在《焦点》、《帝国日报》上大量宣传、介绍共和制的详细情况,让天下人都清楚,接下来帝国将实施的国体是什么?明白应该怎样参与其中,投向自己支持的选票。

    《焦点》、《帝国日报》一刊登出来,立刻引起争议。士子们纷纷发表各种演说,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全都跑到百家辩论堂上一展风采。

    叶童没有阻止,觉得学术就应该这样,辩论越激烈越好,道理是越辩越明,真理越辩越清楚。

    接下来,取消农业税的政策一出台,令天下人震撼无比,百姓举双手欢迎,士子震撼得呆滞,半天回不过神。取消农业税,那国家的开支咋办?

    在叶童三番五次过问下,全民扫盲进入实施阶段。内阁没有办法,只能抽调资金执行全民扫盲行动。

    叶童下决心要让百姓识字,起码能看报纸、杂志。何况,执行简单化字,扫盲工作并非太难,百姓认识上千个字问题不是很大。

    内阁最大项目是立项修建一条铁路。开始时内阁不同意,叶童告诉箫何,有铁路后的好处诸多,何况手上有大量的文明学校学员,不会加重百姓负担。

    经过一翻思考,箫何最终同意立项。铁路投资项目的资金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投资,另一部分是贷款解决。

    箫何一看,内阁也承担不了多少钱,就同意了。

    叶童也头大,理念上的碰撞,有时候得花费太多的口舌解释,否则,要让箫何同意上一个新项目,真的困难。

    工业园区之事,箫何明知好,却不出钱,全由叶童私人投资。叶童有啥办法,只能投呗!

    等工业园区发生效益后,内阁才会跟进。叶童的目的地就是取个带头作用,所以,也不计较太多。

    叶童心里明白,帝国的管理,其实是在乡、村二级。工作量大、繁杂、事多如牛毛。不是叶童从系统中兑换出海量的村长、乡长,真无法快速实施一些新政策。

    目前,乡、村二级的经济在高速增长,城镇经济反而相对落后。原因是乡、村二级均有人带头,动员百姓大力发展经济,不要只种粮食,什么赚钱干什么。

    经过几年的发展,百姓确实在发展中得到好处,肯定就愿意听乡长、村长的话。结果就是乡、村二级,五花八门的工手业、小作房快速增长。

    郡、县二级呢?由于大部分地方是本土人士执政,思想不解放,发展肯定就缓慢。

    为此,叶童向内阁建议,对各村、乡、县、郡四级政府进行考核,成绩好的提拔,成绩差的下课、贬职。让有能力的人上位,不作为的人下课。

    这事箫何挺支持,这样一来,三年下来,很多县丞,均是从乡上、村上二级提拔上来、原来的县丞,绝大多数面临下课、贬职。

    乡、村二级经济高速发展,县、郡二级落后,一下子形成二级分化。叶童无言,说了一句,经济发展中,出现农村包围城市。城市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反而让农村顶了上来。

    喜欢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请大家收藏:()大秦帝国崛起之逆转国势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