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制作家具(二) (第2/3页)
加上屋子里的博古架和梳妆台再给一百两银子的料钱就行。
曾瑞祥说:“原定的料钱是五十两,如果扣除厅堂家具的用料,应该添不了一百两吧?要不,我添一百两,你给我多做二个楠木屏风,做六个,再做六个樟木箱子,也不要全樟木,杉木加樟木,怎么样?我知道你手里有点货。”
没想到徐师傅爽快地答应了。要知道,一百两银子够一般农家过个二十年了,就一般人口简单点的城里人家也能过个十多年,所以徐师傅没想到他积攒的好木头这次终于出手了七七八八,他比任何人都开心。
子晴一算家里的银子不够了,怕沈氏着急,这土豆还是赶紧找周掌柜脱手。
沈氏去城里找了周掌柜,因是早已说好的事,次日周掌柜亲自带人来拉,足足拉了四五趟才拉完,过完称一累加,居然有五千八百多斤,家里卖了五千斤,剩下的做种或吃或送人。
周掌柜说了,现在只能出到三文一斤,因为他们往外卖也就四文一斤,沈氏同意了,收了十五两银子。
周掌柜这次来还给子晴带了个小礼物,是一面小小的玻璃镜子,子晴很是惊奇,问是哪里来的,说是海外的船只带过来的。“那有没有像窗户那么大的一块?”子晴问。
“有啊,东家家里就有,不过很贵,东家说粤城那边有一家这样的作坊,是有人从海外花高价请来的师傅,开起了一个作坊。”
“那周掌柜可否知道要一扇窗户大小的大概要多少银两?”
“不是很清楚,我要回去问问东家老爷,下次你来城里再告诉你。不过,小女娃,你家的房子盖得不错啊。”周掌柜笑着说。
“乡下地方,不值钱,还是多亏了周掌柜照应。”沈氏赶紧接过话茬道谢。
“周掌柜,我家年前还有一批青蒜和香芹,你们要吗?”子晴想要是能培育出蒜黄就更值钱了,可惜不会。不过,蒜薹应该能抽点出来吧。
“要,我们东家每年都往京城送年礼,走官道快一些,北方冬天缺菜,经常会带些这边的青菜去,到时你来通知我们一声。别忘了那几十只阉鸡也要,我们老太太说了,跟别的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