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七十一章、卖灯笼 (第1/3页)
接下来的日子,曾瑞玉有时送五十,有时送三十,子晴每日都记账,灯笼架完成了多少,子晴又做完了多少等等,月底曾瑞祥和曾子福回来,子晴就让他们在灯笼上题字,什么“恭贺新春”,什么“万事如意”,什么“年年有余”,什么“吉星高照”等等,隔一瓣写一个字,晚上的时候,子晴特意点了截蜡烛试试效果,大家都说不错,尤其是每个灯笼底下都挂了一个沈氏打的黄络子,还真是有那么点意思。
“我家晴儿还真是能干,旧年元宵那天哥哥还说要扎一个花灯给你,哥哥的花灯没扎上,你倒是准备卖上了,你比哥哥强。”子福笑道。
“大哥,这第一个灯笼是我和妹妹一起做的,我还帮了妹妹不少呢。”子禄说道。
“是,小二也越发能干了。”子福摸了摸子禄的头,笑道。
忙碌的时光最易过,期间家里的洋薯、黄豆等收进来,子晴跟着忙了几日,收成还是可以,只是晚稻减产厉害,谷子基本是瘪的,沈氏只要了一半来喂鸡,剩下的让瑞玉拿去喂猪了。
到腊月初八曾瑞祥他们放假回来的时候,子晴翻看了记录,居然完成了三千一百多个。初十那日,子晴和子福拿了一对灯笼去找周掌柜,对周掌柜说有笔买卖想跟东家商量,想见东家一面。
“还真是巧了,我们老爷正准备回京呢,你要晚两天来还真见不到,这样吧,我去通传一声,见不见的我就没法做主了。你们半个时辰后再过来瞧瞧。”
子晴听了后,拉着子福又去菜场转一圈,仍是买些小鸡苗还有两只羊羔,倒是找到了几棵桃树,别的没发现什么新的东西。回到杂货店,东家已经到了,他旁边还站了个十来岁的男孩,一看就是个大户人家的少爷,枣红色的绸子长衫,随身还带着玉佩,旁边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长随,不苟言笑。
子晴一进门还未看清屋子里的人,东家就问:“老周说你这次又有什么新东西送来了,我瞧瞧。”
子晴拿出折叠好的灯笼,当他们的面打开,东家看了看颇有些失望地说:“不就是灯笼吗?你这灯笼倒是够喜气,可也没什么特别的,要说是元宵节花街用吧,样子也太简单了些?”
子晴说:“谁说元宵节才能用?我这灯笼是专为过年准备的,过年在家里挂上两个大红灯笼,你不觉得特喜气特有年味?而且,我这灯笼是可以折叠的,不用的时候,你看,这样折叠收起来一点也不占地方,特别好保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