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五十七章 要过年了(下) (第2/3页)
什么?虾仁儿要不?”
卫螭很耐心的照顾俩小孩儿吃东西,可惜今天没做鱼汤,不然给新城来碗鱼汤应该不错。这孩子命苦呀,原来的历史上,长孙皇后死时她才一岁多点,估计长孙皇后发病,和她有点关系,不得她家皇帝老爸的喜爱,不像小兕子,有皇帝老爸亲自带在身边抚养,自小父亲不疼,哥哥不爱的,临了还被她自个儿的驸马给杀了,命运悲惨。
有卫螭照顾着,长孙皇后也不担心,只是叫奶妈过来把新城给抱走,晋阳却还留在卫螭身边,交由卫螭照顾。
“兕子吃饱了!”
抿着油乎乎的小嘴,小兕子道。卫螭呵呵笑着帮她擦嘴,询问几句日常,谢在一旁淡淡笑着,看一大一小,很认真的交流。话说,俩人好久没见了。说得正欢的时候,有个声音道:“想不到卫大人与晋阳这么要好,真是让人惊讶。”
卫螭抬头一看,是鲁王李元昌。卫螭笑道:“王爷有所不知,小臣这人吧,没啥本事,就是有点孩子缘,这孩子都喜欢和我玩儿,见笑见笑。”
鲁王道:“原来如此。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卫大人不止是尚药局郎中,兼任司农寺少卿,挂职兵部,可谓文武双全。值此佳节,卫大人是不是应该一展大才,赋诗一首呢?”
丫绝对是故意落他面子的!
卫螭也不生气,只是皱着眉头,一脸为难,道:“王爷,恐怕要让您失望了,小臣文不成,武不就,赋诗写文章,那是拿起笔来就犯困,上马打战,恐怕战一打起来就做了逃兵,所谓上马贻误军机,下马耽误百姓,说的就是我这样儿的。人贵自知之明,文武双全,这种话,那是骂我。幸好还会一点儿小医术,混口饭吃,还是好好的修习医术为好。”
鲁王哈哈笑道:“照你这么说。让你做尚药局郎中就
|
卫螭做惊讶状。竖起大拇指,夸鲁王:“王爷真是英明,连看都没去看过,就知道小臣尸位素餐了呀,正好,小臣也为自个儿做不好官而发愁呢。也想告老还乡去,要不,王爷帮忙说项一番,咱回家种田去!”
鲁王正要说话,李二陛下开口了,道:“行了行了,子悦你就少说两句吧。元昌你对卫子悦是初识,不了解他。这小子,嘴巴极能说,死人都能让他说活了,他的话。要挑拣着听,不然。能说晕你。”
卫螭呵呵笑道:“陛下,您这么夸臣还是骂臣呢?小臣职位低微,才能低下,实在当不得陛下地夸奖。”
李二陛下道:“朕是骂你,不是夸你!”
—
“哦,那臣要谢谢陛下指点,有错误地地方,咱要坚决改正,争取在陛下的指导下,再接再厉,再创新高。”
卫螭面不改色,笑呵呵的说道。李二陛下哈哈大笑,众臣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鲁王眯眼冷冷看着卫螭,低声朝坐他上首地承乾太子道:“这种巧言令色之辈,殿下应该疏远才是,免得带坏了殿下,无法向陛下交代。”
承乾太子听了这话,看看李元昌,眉头微皱,没有说话。想起他去把那些宝物归置内库后,李二陛下诏他去对他说的话。他家皇帝老爸对他说,他是太子,大唐江山未来的主人,他的身份,注定了,能吸引到很多人到他身边,有些是真正有才的,有些不过是溜须拍马,或是别有用心之辈,怎样辨别出有才和无才,这个要靠承乾自己去领悟,不是旁人可以教导的,处高位者,识人、用人,是一辈子地考验。
李元昌见承乾太子没说话,继续道:“殿下年纪尚轻,对人的认识,犹以喜恶区分,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