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紫微卷 Sect. 274. 兵临城下 2
Sect. 274. 兵临城下 2 (第3/3页)
三步,由于为时尚早,皇帝并没有详细说明计划,仅仅向诸将指示出了远景。其实,皇帝还有一个举动没有明说,那就是他对藩属国吴越、湖南和荆南的诏令:他打算让他们从南唐的背面两肋发起攻击,分散南唐的军力和注意力,襄助正面战场的攻击。这让敌人“两肋插刀”的一招,因事情多少涉及用间,他在这样的军事会议上索性提也不提,只等必要时再遣人协调。
正月二十二,丙辰日。皇帝车驾抵达寿春,登高观望地形后,命令全军在城西北淝水北岸扎营。
与寿春隔淮相对的是下蔡镇。皇帝要在两岸之间建立一条新的交通线。他命原济州马军都指挥使康俨去将正阳的浮梁拆了,移至下蔡。这样,王师后续的粮草军械等补给,就将改道直接从下蔡过河输送至军中。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军资暴露在南岸从正阳到寿春这一段的陆路上—淮南毕竟是敌境,粮草委积在路上遭受攻击和劫夺是很有可能的。
寿春城下周军营帐森然。正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从国境内宋、亳、陈、颍、徐、宿、许、蔡诸州征发而来的数十万丁夫,也陆续抵达战场外围。军士的营帐与民夫的营棚连成一重又一重的新城,阻断了寿春城与八公山及外界一切水路陆路的联系,栅幕层层叠叠,旌旗无边无际。
寿春城成了一座孤岛。
正月二十七,庚申日。皇帝集合诸军,亲幸前线,耀兵于寿春城下水寨之外。大周王师旌旗蔽日,甲光耀天,战马发出的嘶鸣声,军士们发出的呐喊声,似乎要将古老的寿春城直接撼倒。
对此,寿春城内的刘仁赡保持了冷淡的沉默,只是加紧做自己该做的一切应战准备,没有放出一人一马一箭一船来回应。
大周寿春行营。经过连日的商议筹备和适才的耀兵示威,皇帝下达了正式的行动命令:
命李重进、张永德、韩令坤、李继勋等将领率王师主力四面围合猛攻寿春。命从国境内诸州征发而来的数十万丁夫协助进攻,修筑工事,运送军资,供应饮食,参与实战……一应军事行动昼夜不息,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此城。
又命原前军先锋副都指挥使司超为庐、寿、光、黄等州巡检使,率一部兵马往盛唐迎战高弼、许万的水军。庐、寿、光、黄均属淮南十四州,目前尚在李氏手中,因此这个差遣是个前敌性质的差遣,相当于战区指挥官。
又命殿前都虞候赵匡胤率一部兵马沿淮岸东北而上,往涡口阻击何延锡的水军。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