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1 河中火焰 1 (第2/3页)
拜了左监门卫将军。先皇短寿,登基一年就驾崩,小皇帝继位后,父亲升了一级为枢密使,郭荣也升了级,为大将军。
但环卫官毕竟只是虚衔,郭荣的实际职务,是随侍父亲,做他牙兵的指挥使。这个位置虽然不是很高,却有着随时在父亲身边学习并实践的便利。
在世人眼中,权倾天下的郭枢密的大公子,并不仅仅是一个倚仗老爹威风快速上升的纨绔青年。自十五岁束发从军迄今将近十三年,他阜从郭威左右,在刘知远麾下南征北战,历经石敬瑭起事、契丹入汴、刘知远称帝等诸般历史大关节,渐渐养成了一种静观山崩海啸的阔大气度。
紧贴着郭威左手驻马的中年将领是王峻。王峻比郭威年长两岁,时任大汉宣徽北院使。王峻与郭威相交于微时,早在石敬瑭时期俩人就一起事奉刘知远,是有着二十年袍泽之谊的老战友,更是郭威青少时结义的“十兄弟”之一。河中三镇叛乱,王峻原本被派为郭从义监军,一起到长安去平永兴军。不过王峻与郭从义脾性难合,很快就闹得势同水火。郭威出马平叛后,王峻就被转派来给郭威做兵马总监。
彼时军中尊左。对于王峻居主帅之左、而郭荣只能居右这个站列方式,军中人并不感到诧异。王峻在军中的年资太深了,便是郭枢密,待他也素来恭让。
在郭威、郭荣、王峻这三人的身旁,王殷、刘词、李琼、李重进、张永德、郭崇威、韩重赟、扈延珂、韩通等一众将领率领着他们身后庞大的禁军队伍森然而列。
帝国有将。
不过,帝国的良将,无论此刻在不在平叛现场,帝位交更以来,倒有一半聚集到了郭枢密身旁。
郭枢密想起了去岁七月,先期派出平叛的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诸部接连挫败,小皇帝亲幸自己府宅,低声垂问他:“我想麻烦郭公去为我办事,可以吗?”时年十八岁的小皇帝语气是谦恭的,但眼神里却有一些谦恭之外的东西。
小皇帝并不是那么会隐藏自己的人。
饶是历练如鬼,郭枢密一念及此,心里仍不免感到几丝寒意。
城门处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喝声。郭威向右侧微微一转头,对郭荣道:“荣哥儿,城破之后,你即刻带人直入李氏宅邸,擒拿李氏合族,不得走脱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