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长风卷 Sect. 217. 亲阅貔武 1
Sect. 217. 亲阅貔武 1 (第2/3页)
携赏前往钱塘,去对钱氏的忠顺表示了嘉许。
此外,侍卫亲军方面:
原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韩令坤由泗州防御使升为洋州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原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李继勋由永州防御使升为利州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和李继勋都是君贵新近重用的年轻将领,将他们由防御使升为节度使,一左一右置于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之下,接替了在高平之战后被斩决的樊爱能、何徽之位,这无疑为侍卫亲军注入一股强劲的新血,巩固了少壮派在侍卫亲军领军层中的力量。
至于殿前军方面,最近重要的人事升迁只有一条:原遥领严州刺史赵匡胤升职为永州防御使,依旧充殿前都虞候之职。
给赵匡胤升职,是君贵思忖再三的决定。即将到来的阅兵是国朝军政大变革的起点,提升其主理者的等级,也就提升了此事的重要等级。而且,他要让所有的军队将领们看到:只要尽心为国朝效力,他绝不会吝惜赐予各种他们所希求的勋爵和荣耀。
显德元年十月十七日。
滋德殿。前殿。日间。
禁军三军都虞候以上将领尽数在场,满堂肃立。紫檀屏风和悬挂于其上的新羊皮地图,被从后殿挪到了前殿的殿堂一侧。
皇帝郭荣自御阶缓缓而下,在距离殿堂地面还差三级台阶之处停下。他扫视群雄,开始对他麾下的高级将领进行阅兵前夕的训话。他的声音不大,却具有一种特殊的穿透力量,在滋德殿的雕梁藻井间冲击回荡,震得殿中一应鼎彝漆柱嗡嗡作响。
“……禁军兵士的名额,由历朝历代累积传承下来,风吹不散,雨打不坏。谁都知道入了禁军,就是捧上了铁饭碗,故此,谁也不肯轻易丢了这份好差使,谁也不敢轻易打破了别人的铁饭碗。几十年因袭下来,军中各派势力盘根错节,各层上下人情胶固,彼此间不是叔侄兄弟、就是乡邻连襟……。哼,故此御座上的皇帝变了又变,禁军中的士卒倒可以不变。一个人十来岁入禁军,纵然没有本事、晋升缓慢,只要不战殁或伤退,姑息到五六十岁,仍旧可以在下面支领粮饷,混吃混喝……
“朕观今日禁军之概貌,老少相半、强懦不分,骄蹇狂妄、难以用命,一旦面临大敌,则非走即降,这就是因循人情、不能选练的结果。今春朕在高平对战刘崇,临阵的形势有多么险恶,就不必由朕再向诸卿一一回忆了吧?……”
众皆噤声。
“凡兵务精不务多。倘若果为精兵,临阵则足可以一当十;倘为乌合之众,纵然徒有庞大数目,临阵却一击即溃,比无兵还要糟糕!诸卿早年多来自乡里,你们应该知道,以一百个农夫,也未必能够养活一名甲士。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榨取民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