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长风卷 Sect. 252. 始议南征 2
Sect. 252. 始议南征 2 (第2/3页)
间。
官家单独召见王朴。君臣议论热烈。羊皮地图摊在御案上。
滋德殿。前殿。日间。
御前枢要会议。君臣议论热烈。羊皮地图挂在紫檀屏风上。
滋德殿。前殿。日间。
御前军机会议。君臣议论热烈。紫檀屏风上换了一幅更详细的淮南地图。
显德二年十一月初一,乙未日。
广德殿。日间。
常朝。
皇帝制下:以宰臣李榖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州、寿州等州行府事;以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都部署;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员将领,各率所部以从。
李榖是国朝枢臣耆老之一,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以李榖出马挂帅,以在高平、晋阳之战后迅速上升的王彦超、韩令坤等国朝重将副之,说明了此番战事的等级有多高。
而这样的阵容,不过是前军。
庐州、寿州等目前都是南唐治下州郡,大周设这几州的行府,则说明此番战事的首要目标就在这一带。
十一月初五,己亥日,大周皇帝郭荣向李氏治下的淮南州县降下诏谕。
在诏书中,皇帝首先说明,自己继位以来一直注重修治文德,此番动兵,并不是为了夸耀武功,而是为了吊民伐罪的大义。
接着,皇帝历数了江南李氏的种种罪过:趁着唐末内乱窃据一方,僭称皇帝;勾结北境契丹人和晋阳刘氏不断挑起战事,凌虐汉人百姓,为中朝制造边患;唯恐天下不乱,对中原历代叛逆势力如李金全、李守贞、慕容彦超等提供军事和物资支援;迫夺原中朝治下闽、越、湘、潭疆域,以扩大自己地盘……
皇帝还回顾了大周对江南李氏的仁义:当年淮扬连年闹饥荒,先帝为了淮南百姓不饿死,特地允许他们渡河到淮北来买米买粮;历次边境摩擦俘虏的南唐将士,大周一律赏赐衣物放还,只希望他们不要再来侵扰。
因此,大周从未有负于江南,而江南屡屡背信弃义,实在太过奸猾,“罪恶难名,人神共愤。”
皇帝告谕淮南军士百姓人等,国朝此番出师,“东西合势,水陆齐攻”,势难阻挡。皇帝相信,他们虽然久隔皇朝声教,心里还是向往中原正朔的华风的。皇帝希望他们看清形势,“善择安危,早图去就。”
对于主动献郡投诚者,皇帝说,绝不会吝惜高封厚赏。
在诏谕的末尾,皇帝承诺,王师军政严明,禁止剽掠焚烧,此番征讨对百姓一定秋毫无犯,希望百姓父老不要担心。
这封大周天子对淮南百姓的******,火速被传达到了国朝的每个角度。又火速越过淮河,飞到了江南军民的口耳之间,飞到了宴坐于金陵锦绣宫城里的李璟李伯玉眼里。
大周国民兴奋。
李氏震动。
江南震恐。
沿淮一线,在天寒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