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真不是那个意思! (第3/3页)
“好!君子一言,驷马难及!我就与你做个约定,给你一个月时间筹粮。”裴二郎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但是到时你若筹不到粮食,存粮就会更少,只逐出两百人已不顶事,必须逐出三百人!比今日多出的那一百条人命,就全都要记到你的头上!”
裴义真是心思缜密阴损之人,你张寻不是想邀买人心吗,我就要让人心怨你。到时虽然只有一百人的账要算到张寻头上,但实际上这被逐的三百人将人人怨恨张寻,因为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因为多出那一百人才被驱逐的。
没想到张寻不假思索就应承下来:“就按你说的办,不过我有个条件,筹粮事情繁重,非我一人力所能及,这一月之内,庄内人手需要听我调遣!”
裴二郎见这要求也合情理,又想张寻一初来乍到之人又能指使动几个人,便答应下来。全寨人作证还不算数,当场又取来笔墨纸砚,立了字据。方才散场。
几个人一回到房间,李暮就迫不及待的问怎么筹粮。张寻坦言还没想好。于是大家纷纷埋怨他不该出这个头。李暮丧气说:“原本夺寨的,现在反倒成了给人家打工的。”赵东阳则建议立即商量个对策,采取突然袭击干掉裴义,掌控裴家寨。
“然后呢?像裴义一样赶走一半老弱妇孺吗?”
“咱们怎么能干那缺德事?”李暮反驳。
“那我问你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李暮、赵东阳闻言若有所思。张寻接着说:“我答应筹粮,其实不是为了裴义,反而是为了咱自己。我们夺了裴家寨,早晚还得解决粮食问题。现在趁裴家寨危难之际,当众宣誓筹粮,既解决了自己将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又能争取民心,岂不一举两得?”
赵东阳朝张寻竖起了大拇指。李暮也恍然大悟。只有张寻自己清楚,他是怕赵东阳崩了裴二才口不择言答应筹粮。但他不能实话实说,当队长的,就得有一种能力,每一个错误决定都能让下属心悦诚服。
“先夺寨后筹粮,先筹粮后夺寨,看似一回事,其实截然不同。”张寻进一步解释道:“先夺寨后筹粮,将是一条上山之路,一步难似一步。我们初来乍到,未得人心,即便以力夺寨,也是根基不稳。夺寨之后又要面临600多口吃饭的问题,人心未服,裴家人又随时可能反扑,届时筹粮必将困难重重。而先筹粮后夺寨,则是一条猛虎下山之路。我们在山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占了一个义字,筹粮之举必能团结人心。而一旦筹到了粮食,我们对裴家寨的贡献就有目共睹,与裴义的刻薄寡恩又成鲜明对比,到时再想夺寨简直水到渠成,人心所向!”
黑齿暖男简直听得呆了,心想这哪是都头,分明是戏里的诸葛军师啊!韩三捋着白胡子不住点头,心想这年轻人不简单,有张良陈平之智,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雄主的胸襟。
“可是,理是这么个理,可究竟该如何筹粮呢?”李暮最擅长浇凉水。
张寻沉默半响,也不答话,突然开始翻背包,翻完自己的又翻赵东阳和李暮的,也不知道在找什么。
这下李暮不干了,原来这小子也不知道是有洁癖还是注意个人隐私,打上学时候起就从来不让人随便翻他的衣柜、背包、抽屉。虽然张寻、赵东阳也没少翻,但每次李暮都会碎碎念。
李暮见张寻要翻他背包,冲过去就要抢回来,张寻朝赵东阳递了个眼色,赵东阳上前一步把李暮按在了床上。李暮一边挣扎一边喊:“别翻!别翻!你这是侵犯人权!”黑齿暖男一边偷乐一边不忘问:“啥是人权?”
终于张寻目光落在一个物件上面,哈哈大笑道:“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