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涨潮 第27章 你到底是哪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27章 你到底是哪来的? (第1/3页)

    张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是在自责,而是在寻求整肃军纪的办法。

    他手下这一千多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裴家寨。就是当初随张寻一起找朱温要粮的那六十个壮士。这些人目前大多担任伙长、队正等职。张寻对他们比较熟悉,几乎每个人都能叫上名字。

    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汝州,是当初契必阿大手下的汝州乡兵。这些人也算是老兵了,与张寻在裴家寨并肩战斗过,张寻对这些人虽然叫不上名字,但都面善。

    最后就是新近收编的向城乡兵。这部分人数量不少,张寻几乎一个也不认得。

    按说这支队伍的成份算是比较单一的了,基本上都是乡兵和农民。乡兵其实也都是有恒产的自耕农。古话说,有恒产则有恒心。这些本份的庄稼人,与藩镇军里的那些老兵油子相比,军纪应该算好的了。

    但是,一旦这些人占了州县,还是会出这样那样的军民纠纷。张寻认为,主要原因还是队伍扩张的速度太快,很多基础的工作没有做好,比如对士兵的思想教育工作。

    张寻当初誓师筹粮的时候,统一过思想。收编汝州乡兵的时候,也统一过思想,有了“马山口三誓”。如今收编了大量的向城乡兵,又占了县城,事情千头万绪,没想到一时间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竟然就酿成了靳洪这样的惨剧。

    但是如何才能整肃军纪呢?张寻完全没有经验。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一面翻书本,寻觅古人的经验,一面搜肠刮肚,从记忆中搜寻。是像刘邦那样,走“约法三章”的小清新路线呢?还是向重口味的朱温同志学习,搞“跋队斩”呢?朱温作为这个时代的主角气运拥有者,绝对是有手腕的人,他曾经规定,将校中有战死者,其麾下之士兵需全部问斩,谓之“跋队斩”。军法之严酷可见一斑。或者干脆向张寻他们时代的人民子弟兵学习,总结一套唐朝的“三达纪律八项注意”?

    张寻一直搞到半夜,终于有了点头绪。心情大爽的同时,才觉得肚子饿了。从中午开始他就一点东西都没吃。

    张寻自己上厨房摸了一圈,一点吃的都没翻着。无奈只好蹑手蹑脚进入后院,来到裴七娘的窗前,小声叫七娘。

    裴七娘已经睡下了,被张寻叫醒,隔窗问有什么事。张寻说饿了。七娘笑了一声,小声说了句什么张寻也没听清。只好继续在窗外等着,过了一会才听屋门嘎吱一声,七娘出来了。

    七娘竟然只裹了件薄若蝉翼的单襦,半裸香肩,微露玉腿,光脚踩着一双木屐,披散着头发,活脱一个慵懒的睡美人。张寻竟然一时看得呆了。

    “看什么呢?跟我来。”七娘瞪了张寻一眼,扭过头去,紧了紧襦裙,将他引入厨房。

    张寻有点不好意思,但又不想露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紧随在后。

    进了厨房,裴七娘也不说话,默默的燃了一个碳火盆,热了一瓦罐肉汤。又像变戏法似的,从一个柳编里拿出两张烧饼,贴着火盆沿儿摆了热着。不一会汤烧开了,七娘将饼掰成小块,泡在汤里。一切弄好,才端过来递给张寻。

    张寻接过汤碗,连稀带干喝了一大口,真是人间美味!

    “好像羊肉泡馍啊!”张寻感叹道。

    “像什么?”裴七娘没有听懂。张寻才想起唐代还没有羊肉泡馍的叫法,就问七娘:“这美味叫什么名堂?”“羹汤啊。”“哦,羹汤。古时候很多东西的名字,听起来都好美啊!”

    裴七娘努努嘴,说:“表哥,你说话老是‘你们古代’,‘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