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要在意细节嘛 (第2/3页)
最幸福的女人。没想到如今又看到了比那时三嫂还要幸福的巧儿。而三嫂此刻却在老寨独守空房,估计还什么都不知道。人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我看都是说来骗人的,还是杜大诗人讲实话,‘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表哥,你是更喜欢故人呢?还是新人?我反倒有些羡慕做妾的了,因为跟正室相比,她们都是新人。”
张寻读到这里不禁失笑,好一个敢言的奇女子,竟然直白白说“我要做妾”。七娘是在暗示自己,她不介意当妾吗?唉!别臭美了,我张寻何德何能……
他想给七娘回一封信,于是出了卧房,去书房拿笔墨纸砚。不成想发现书房里竟然还亮着灯。张寻纳闷,这个时候了,谁会在书房?
他放轻脚步走到书房门前,从门缝往屋里看,奇了,原来里面的人是自己的贴身侍卫,宋蛮。只见那少年端坐在椅子上,一手握着一只毛笔,悬在半空,似乎要写什么。桌上铺着一张信纸,但是上面并没有任何字迹。
张寻看了半晌,宋蛮竟然只悬着笔,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张寻咳嗽了一声,宋蛮听见,慌忙放下毛笔,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张寻推门进屋,问:“十六郎写什么呢?”
“呃……回禀九哥,我想给人回一封信。”
“哦?给谁的?”
宋蛮见问,却腾地一下羞红了脸,半天没说出一个字,只递给张寻一封信件。张寻大概扫了一眼,寥寥数语,尽是青年男女卿卿我我之言。他没有一字一句的看,不过看到落款,却非常意外,是极为秀丽的两个字:“药儿”。
“药儿……药儿……姚药儿?”
“怎么九哥认得药儿?”宋蛮有些吃惊。
“何止认得,还……还颇有些渊源。”
姚药儿,正是前向城县令姚启之的独女。姚启之不明不白的死后,张寻也没有难为姚家人,除了将大部分银两没收外,其他财物都发还给了姚家。之后姚家人怎么样了,去了哪里,张寻就没太关心了,没想到今天又看到了姚药儿的名字。
“你们两个……订亲了?是如何结得连理?”张寻好奇的问。
“都是贺齐啦,我经常去他舅舅家吃饭,一次在他家遇到一个老妈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亲戚,就忽然问我有没有婚配。我当然实话说没有啊,她就要给我做媒,女儿家就是药儿。”
“哦,你可知道她父亲是谁?”
“不知道,只是听说好像已经过世了。”
张寻看宋蛮表情,不像撒谎。想想也是,一个穷铁匠家的孩子,不知道前县令的女儿叫什么名字,也很正常。
“唉!”张寻叹了一口气。世界真是奇妙,两个因他而失去了父亲的孩子,竟然有缘走到一起。张寻还能说什么,唯有祝福而已。
“可是不知怎么写信?”张寻关心的问。
宋蛮傻笑说:“小的才跟曾学委学写了几个字,到要落笔的时候,竟然全都忘了。”
“正常,字要勤学多练才能熟练运用。好了你来口述吧,九哥替你写。”
“谢谢九哥!”
施惊墨办事效率就是高。第二天下午,就有一封信递到了张寻手中。是蔡州刺史秦宗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