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涨潮 第43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2/3页)

不了多久,这长葛县城就只剩下一户了,就是我刘老汉一家。”

    年纪大了就爱絮叨。张寻赶紧把话题岔开,问:“不知如今剩下的三百多户,是什么原因留下的呢?他们不怕兵乱吗?”

    “当然也怕,但他们干的营生,让他们舍不得离开县城。”

    “哦?莫非城中如今剩下的都是商户?”

    “将军说的不错,除了商户就是匠户。这些人凭手艺或者店铺讨生活,不会或不愿种地,离了县城就没法活。于是只能冒险在城中生活。别看县城常住人口不多,白日里进城买卖牲口,农具,抓药看病的乡下人依旧不少,足以养活城中商户。”

    “城中可还有什么大户?”张寻忽然问。

    此问一出,刘老头就明白了。这是要“吃大户”啊。这年轻将军还算有良心,并没有打普通百姓的主意。刘县令说:“有一家王大户,家境颇殷实。城中商铺,十之七八都是王家的。”

    张寻一听,眼睛放光,垄断了全城七八成的商铺资源,这绝对是长葛首富啊。这几天的军资终于有着落了!

    他试探性的问:“这王大户是否心向朝廷?”是否拥护唐廷,决定了接下来的手段是要柔软些,还是直接来硬的。

    刘县令说:“王家虽然殷实,却上上下下都是菩萨心肠。城中唯一一处粥厂,就是王家办的。每逢节日都会敞开了舍粥。城中百姓无不称道。”

    刘师乙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反倒说王家深得民心。张寻听明白了,这是在委婉的说,对待王家一定不要简单粗暴。否则就会失了人心。

    张寻微微一笑,说:“谢刘县令提醒。”

    张寻很看不起有钱人的那种虚伪。逢年过节施舍点粥就叫“大善人”了?你怎么不把田地分给贫苦百姓呢?你怎么不给佃户们免租呢?收上十斗粮食,拿出一斗施粥,就能让百姓们感恩戴德,真是笔划算的买卖。

    如何从王大户嘴里抠出些钱粮呢?张寻并没有跟这些土豪打交道的经验。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登门造访。

    他怕人多吓到王家,于是只带了李暮、贺齐、宋蛮三人,由刘县令陪着,去拜访王家。“王府”在长葛县城的西北角,比较僻静的一个地方。这是有钱人选择府邸的共同习惯,喜欢僻静,不愿意住在人多吵杂的闹市。

    张寻等人骑马,刘县令坐轿,一行人沿着大道向北走,在一处牌坊处左拐,没走多远,前方就没路了。路的尽头竖着一座高大宏伟的坊门,上书“王家坊”三个大字。

    唐朝时的城市,都有井然有序的规划。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商业区和居住区分离。商业区叫“市”,居住区叫“坊”。每座城市根据规模,有数个或数十个坊。唐朝最大的城市长安,有一百一十多个坊。坊与坊之间虽然有道路相连,但都是相对封闭的,夜间要关闭坊门,禁止行人出入。跟现代的住宅小区比较相似。

    长葛王家的阔气由此可见一斑,竟然单独据有一坊。后世的有钱人,顶多拥有一套或几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