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骑不了马的废物 (第2/3页)
从北门逃走,事先安排了伏兵。因此并不急着追赶,而是将周府上下老老少少一个不剩,全都绑了。
王淑将周岌的家人押到阵前。老幼妇孺三四十口,跪成一排。有性子拗的不愿跪,被皮鞭抽得啪啪作响。不经事的妇孺哭声一片。嗓门大的军士齐声朝山上不停呐喊:“早降!早降!早降!”
周岌已是肝肠寸断,仰天长啸:“果然报应不爽!报应啊!报应!”身边亲兵听了,无不唏嘘落泪。
周岌为何说是报应?就在一年前,他发动兵变,驱逐前任节度使薛能之时,薛能单骑走脱,薛家上上下下百余口,来不及逃走,全被周岌擒获。他信奉“斩草需除根”,将薛家百余口不论妇孺,全部屠杀。这个悲惨的事件,史书中只用一句话记载:“大将周岌乘众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祸不及家人”从来只是痴心妄想。
周岌知道自己负隅顽抗已经没有意义,即便狠心不顾家人死活,就凭身边这两三百人,也绝无法抵挡蔡州三千大军。他终于下定决心投降,叫过亲将乔从遇,说:“事已至此,你们没必要跟我一起死。从遇,你去告诉王淑,只要他肯放过我手下士卒性命,我周岌愿意马上投降,任他处置。”
乔从遇自从军起就跟着周岌,感情十分深厚。听见恩主说出这番话,竟然流下泪来,跪倒在地迟迟不愿下山。周岌怒曰:“你想让我亲自去求王淑吗?”
乔从遇忽然跃起,指着北面说:“周公,你听那是什么声音?”
周岌仔细一听,北方隐隐约约,似有战鼓的声音。
这时山下蔡州军也听到了鼓声,已经分出一部分兵力向北方移动。周岌心中狂喜,那是长葛方向,莫非是杨公麾下人马来救自己了?
他分析得没错,擂鼓前来的,正是张寻的忠武第二军。
鹿晏弘率军绕过许州,准备埋伏的时候,张寻就已接到情报,掌握了蔡州军的动向。当时有人认为蔡州军的目标是长葛,张寻当即否定。根据他的判断,蔡州军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周岌。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张寻最终决定援救周岌。如果周岌死了,杨复光的“很大一盘棋”就要被搅乱了。不管接来下是秦宗权还是王建接任忠武军节度使,杨复光反攻邓州的计划都会遭受严重挫折。而对张寻来说,如果杨复光不能拿下邓州,那许给自己的“邓州刺史”这块大蛋糕,也就没法兑现了。
所以归根结底,帮周岌,就是帮杨复光。帮杨复光就是帮自己。
然而,如何帮周岌,却是一个技术活。张寻的忠武二军,总共只有一千余人。这是他全部的家底。如果为了帮周岌,就跟三千蔡州军死磕,显然很不明智。
在距离蔡州军外围还有一里许的位置,张寻军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一千人整齐列阵,摆出了一个攻击阵型,威风凛凛,一副随时准备进攻的架势。
在这个位置,山上的周岌已经能清晰的看见张寻军的旗帜。没错!是杨复光的人马!是自己的援军!看规模,至少千人上下,虽然还是蔡州军占优,但也足以一战!周岌立即改变了主意,不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