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九天开出一成都 (第3/3页)
。其实他还挺舍不得放走僚人的。有这个背夫在,他可轻松了不少。
“懂。”那僚人口中竟然冒出了一个字。
“能听懂为何不走?”张寻觉得奇怪。
“家里饿。在这有饭吃。”僚人说。
张寻听了有些无奈。没想到这些山民的生活竟然如此艰难。也不知这个僚人与那些死了的僚人相比,究竟谁更幸运。
“那就跟我们一起走吧!”张寻说道。
中和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跋涉,张寻终于到达了西川的治所成都府。
远远望见成都,张寻竟然被惊呆了。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城池?!
也不能怪张寻见识短。他虽然在关中呆了几个月,却从来没有机会见识长安城。他所见过的许州、邓州、唐州等城,规模都没法跟成都相比。
成都可是唐朝的“一线城市”。后世的一线城市是北上广深。唐代的一线城市恰好也是四座,分别是长安、洛阳、成都和扬州。眼前的成都城,一面城墙竟然就绵延数里,左右都望不到边。
其实如果他早几年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到震撼。成都是六年前刚刚扩建的。当时的西川节度使高骈在老城外面新修了一座“罗城”,城区面积扩大了十数倍,城墙总长度超过了25里。只张寻看到的这一面北城墙,长度就超过了六里。
他们过了护城河,来到太玄门前,发现等待入城的人竟然排成排。这种场景,还没在别的地方见过。可见成都人口之繁盛。
好不容易排到了他们,张寻递上了过所公验,却因为多了一个僚人而扯皮半天。最后还是张寻认罚,并且私下给了门卒一些好处,才把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带进了城。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城中的繁华景象,更是在城外时所难以想象!
“九哥,这么大的城,你说得住多少人啊?”宋蛮感叹。
“五六十万吧。”张寻顺口答道。其实成都具体有多少人,他也不知道。他只记得,大概贞观年间,成都府的户数就超过了十万。这么多年过去了,这里一直没有遭受过太严重的战乱。黄巢之乱后,又有大批人从关中迁来。估计成都的人口只能更多,不会更少。
成都罗城之内,又有一座少城。就是过去的老城。他们走了许久,才进入少城。这时该与郑绍余分别了。
“我们郑府就在城西北角的摩诃池边,风景很是秀美。杨兄办完了事,一定要去找我。咱们泛舟摩诃池,也欣赏欣赏‘画舸轻桡柳色新’!”
“好!一言为定!”
送别了郑绍余,张寻没有去找馆驿,而是一路打听“进奏院”在什么地方。好容易找到了一所进奏院,他从怀中掏出一页黄纸,递给了办事的公人。
公人接过黄纸,仔细勘验了一番,又从柜台里取出另一页黄纸,两相对照无误。才高声喊道:“驻武功县忠武军,取现钱两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