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摩诃池泛舟 (第2/3页)
带辣,回味无穷,但没尝出是什么肉。他问道:“这菜可有什么名堂?”
“郑府的下人说,此菜名曰‘太白鸭’,是蜀地特有的菜肴,传为当年诗仙李白所创。”
看来郑绍余真是用心了。这少年果然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没有翻脸就不认朋友。
想到郑绍余,张寻忽然灵机一动。似乎堵着的心终于敞开了一扇窗!
“备马!去郑府!”
“好歹吃完再去呀!”奚康夹起了一口饭还没进嘴。
“你们吃吧。契必鸿,你跟我去!”
张寻和契必鸿两人两马,在暮色中疾行。此时尚未宵禁,街市上行人往来如织。他们穿街走巷,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了摩诃池。张寻记得郑绍余说过,郑府就在摩诃池边。
原来成都城里,竟然还有这样一潭春水。在夕阳的映衬下,湖边的亭榭拂柳都成剪影,与湖面的接天莲叶相映成趣,波光粼粼,清影含碧。湖面上画舫穿梭,不时传来袅袅仙乐,歌姬的声音曼妙,更是撩人心弦。
张寻没有时间欣赏美景,纵马沿着湖堤疾驰,将摩诃池绕了大半之后,终于见到了正临着池边的郑府。文人就是懂得雅趣,郑畋还挺会挑选住处。
原来张寻此行,并非为了回访郑绍余,而是想见郑畋。
在张寻心中,郑畋是一个有大义、顾大局的人。当初李昌言兵变,他二话没说就选择了辞职。这样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张寻自认为有办法说服他支持自己。与其跟田令孜一起搞阴谋,还不如当面锣对面鼓的去争取郑畋。
当然了,他不能冒冒失失的就来求见宰相。还是要用迂回策略,先见郑绍余。
这回没让张寻苦等。门房前脚进去,后脚郑绍余就兴冲冲的迎出来了。
“杨兄!真的是你?真没想到,你我二人早上刚刚分别,傍晚就又重逢了!真是有缘!”
“呵呵,我是特意来谢过你的鸭子的。”
郑绍余哈哈大笑:“快!快里边请!我这还炖着一只,正要吃呢!”
郑绍余住在郑府西头的一间别院。张寻进了屋,也不客气了,坐上饭桌就开始狼吞虎咽。他可是真饿了。就着太白鸭,一会工夫就吃进去两碗米饭。
郑绍余只在一旁微笑的看着。并未想过张寻还没吃晚饭,只以为是因为鸭肉好吃,恩公才又多食了一顿。
因为一会还有正事,张寻推辞了郑绍余的劝酒。他跟这个小兄弟也就有话直说了。
“我想见令祖郑相公。”
“这……现在就要见吗?”郑绍余面露难色。
“现在就见,怎么,郑公不便见客?”张寻心里一紧,今天真是诸事不顺。
“不是不方便,而是他老人家此时并不在府中。”
张寻听了十分失望,看来今晚要白跑一趟。
“不过,他现在离咱们也不远,此刻,就在那摩诃池上的画舫里呢。”
没想到这老头卸任都统之后,还挺会享受生活。方才在湖堤上时,确实看到湖中画舫里有人饮酒作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