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杨复光的黑历史 (第3/3页)
他做一个好主帅。总与师长起冲突的政委,未必不能当一个好军长。更何况,张寻实际上更想当一个隐形的“军长”。所以郑畋这些话,并不能让他有什么动摇。
“但是……”张寻还要辩驳。
“但是什么?我知道杨复光忠于朝廷,又善于统兵,但是从此人的履历来看,他根本就不适合做都监。现在他自己做一路统帅,不是挺好吗?王铎是厚道人,杨复光若做他的都监,必然令出多门,诸军不能齐心协力,于讨贼大业不利!”
张寻心说郑畋这个老古董,就知道翻旧账。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也跟你翻翻旧账。
“说到讨贼大业,难道王铎做都统,就有利于大业了吗?杨复光做监军虽然屡与主帅不合,但至少还能打胜仗。王铎做都统呢?可有过什么胜绩?依我看,与其让王铎毫无约束的打败仗,还不如给他戴上杨复光这样一个‘紧箍咒’。”
话一出口张寻就后悔了,郑畋哪能听懂啥叫紧箍咒?
不过郑畋还是说道:“张寻啊,在老夫见过的诸多后辈之中,你也算是出类拔萃。今天老夫就与你推心置腹的说说。王铎之前战败,败在识人不明。如今诸路统帅老夫都已帮他圈定。就不会再犯那样的错误。而且王铎用兵向来谨慎。他此去关中,一定不会仓促出击,不会再犯当初老夫犯过的错误。只要步步为营,牢牢守住长安的各个方向,黄巢数十万大军困守长安,败亡只在早晚。虽然仗打的可能会时间长一点,但起码先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依你所说,让杨复光这样一个闻战则喜的人做监军,万一他冒失出战,一朝失败,岂不前功尽弃?”
没想到郑畋才是真正的“隐形军长”,退而不休。王铎的很多决定原来都是他的意思。
张寻很清楚,郑畋的这些决策,日后证明都是对的。王铎后来果然按照郑畋说的,一到关中就深沟壁垒,大肆兴建防御工事。仗虽然又打了一年多,却没有再遭遇类似郑畋那样的“长安之败”,也将黄巢军拖得疲惫不堪。看上去最后是李克用忽然异军突起,剿灭了黄巢,但若没有王铎之前的消耗,沙陀人的胜利来得不会那么容易。
然而,郑畋不知道的是,历史已经被几个忽然到来的穿越者改变了。黄巢军中多了赵东阳那样一个变数,王铎再用消耗战这一招,恐怕就要败得很惨。
但该怎么跟郑畋说呢?总不能说,我知道结果了,你这样做已经过时了吧?
看来郑畋已是心如磐石,任用王铎和西门思恭的一切利弊,他早就了然于心。张寻终于再没有任何说辞能够说动郑畋了。
“郑相公心意已决了吗?”
“当然。老夫认定的事,谁也改变不了。”
“唉!”张寻叹了一口气,看来找郑畋帮忙这条路又行不通了。
辞别了郑畋,张寻刚一出屋,就看到了正躲在廊下的郑绍余。
“垂芳,你在这干什么?”
“杨兄,你和祖父的话,我全都听到了。”
“那又如何?”
“我可以帮你说服我爷爷。”
“条件呢?”
“你得交出安化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