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涨潮 第220章 重返关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 重返关中 (第3/3页)

真的需要时间,要等他的狐狸尾巴慢慢露出来才行。”

    “是我心急了。”张寻说道:“我有一个办法,也许能够引蛇出洞。最近,我要离开邓州一段时间。也许我不在邓州,田匡荣就会放松警惕,露出马脚了。”

    “九哥要去哪?”

    “这是机密。”张寻故作神秘的说道。“对了,当初在我们背包里的那几支温度计,是不是还在你那里?”

    “是啊,新样试做署很需要这个东西。怎么了?”

    “东阳来信说,他想要一个,你派人给他送去。”

    “我靠,这小子也要攀科技?”

    “怎么,你怕了?”

    “我会怕他?他就是管我要原子、弹,只要我李暮造得出来,我也敢给他!何况一个破温度计?”

    ……

    重建的驿路系统经受住了考验。张寻离开邓州,一路二十里一换马,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到了蓝田驿。穿越了两州七县,走了将近八百里。

    不过,张寻仍然不满意。他清楚的记得,当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远在三千里外长安城中的唐玄宗,六天后就知道了消息。也就是说,当时驿马的速度达到了每天500里。虽然那是由驿卒接力式的传递,一个人以那样的速度连跑六天肯定难以吃得消,但也说明忠义军的驿路系统还有提速的空间。

    张寻之所以如此紧急,是因为他要去见杨复光。如今已是中和三年七月了。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杨复光就是在这个月去世的。如果走得慢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杨复光最后一面。

    第七天的清晨,张寻到了余县。

    余县横跨渭河两岸,分为南北两城。此时,南城的城墙正在夯土,看规模,似乎并不比武功县小多少,已经初具京畿重县的气象。

    张寻亲眼见证荒滩之上的沧桑巨变,一座小渔村发展到余生镇,再到今天的余县,心中涌起阵阵波澜。

    不过,在他的心里,余县的发展还不远未到止境。

    与当初从成都归来时一样,杨复光在众将簇拥下,亲自到余县城南迎接张寻。因收复长安之功,杨复光被封为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虽然长安已经收复,但城中正在大兴土木,修复宫阙。所以杨复光仍然住在他战争时期的驻地武功县。

    在原来的历史上,杨复光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并肩作战,关系十分亲密。所以长安收复后,他就领着忠武八都驻扎在了河中王重荣的地盘上。并最终死在了那里。在这个位面,杨复光则留在了武功县。

    老宦官神采奕奕,与八个月前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好像还胖了一些。张寻不禁质疑史书的记载。史书对于杨的死因语焉不详,只说其突然“卒于河中”。至于什么原因卒的,怎么卒的,一概没有记载。这个与黄巢斗了半生的老宦官,在收复了长安之后仅仅数月就突然逝去,让人叹息。

    张寻一想到马上就要与这个亦师亦友的老宦官阴阳永隔,不禁鼻子一酸。

    杨复光以为张寻是真情流露,劝慰道:“好了好了,这次多住些时日再走!”说着,眼角竟然也淌下泪来。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