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扬一益二 (第2/3页)
麾下的那支忠武强军,没多久,他手下就已经兵强马壮了。
王建的举动引起了邻居的担忧。与利州相邻的兴元府中,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寝食难安。杨守亮虽然与王建曾有同袍之谊,都在杨复光的麾下效过力。但自从王建认了田令孜做干爹,两人就算分属不同阵营了。杨守亮当然不能坐视身边有一支敌对势力崛起。
杨守亮以叙旧为名,屡次写信召王建来兴元府。王建知道杨守亮没安好心,每次都是推辞。慢慢次数多了,反而轮到王建寝食难安了。毕竟他只是一个拥有一州之地的区区刺史,而杨守亮可是堂堂一方藩帅。
王建为了躲避杨守亮的骚扰,决定放弃利州,远走阆州。
在阆州,他遇到了又一个老朋友,曾经与他同为“忠武八都将”之一的鹿晏弘。
鹿晏弘也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自从被张寻举荐来了阆州。他也是每日招兵买马,蓄积实力。当他得知王建引兵进入了阆州州境,他当即决定,设下伏兵,截杀王建。鹿晏弘这样的人,可是丝毫不会顾及当初杨复光的遗言的。
其实,当初张寻之所以要留鹿晏弘一命,也并非仅仅是为了遵从杨复光的遗言。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鹿晏弘能在阆州牵制住王建。
熟知历史的张寻知道,王建自从率军离开利州,就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仅仅数年之后,他就统一了东西两川,建立了十国之一的大蜀国。为了拖延住这个日后的对手,张寻早早给王建下了一个绊子。
不过,鹿晏弘实在是不争气。他的阆州军很快就被王建击败。鹿晏弘领着残军退往巴州。阆州为王建所夺。
也许是王建身上的杀气实在太重。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让邻居感到不安。他夺了阆州之后,隔壁的梓州,也有人坐不住了。就是东川节度使顾彦朗。
好在顾彦朗的行事风格,与杨守亮和鹿晏弘截然不同。顾彦朗当上节度使之前,也曾是神策军指挥使,他与王建的私人关系不错。听说王建到了阆州,他怕王建攻打他,便主动派人带着牲畜和美酒,到阆州劳军。并且隔三差五,就派人询问王建是否缺少什么物资。这样亲密战友一般的关怀,让王建想打东川,都不好意思了。
阆州能与梓州和平相处,应该算是这一方百姓之福。可这世上,偏有人见不得别人关系好。王建与顾彦朗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可让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长了不少白头发。自从王建到了阆州,陈敬瑄每日都发愁,就怕顾彦朗与王建联手对付他的西川。
一天,陈敬瑄再次与弟弟田令孜说起这个事,田令孜说道:“王建,那是我的干儿子。他因为不为杨守亮所容,才流浪到了阆州。只要老夫写一封亲笔信,送去阆州,王建定会来到西川,为咱们效力。”
陈敬瑄一听,觉得弟弟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田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