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对河东用兵 (第3/3页)
朱温道:“臣认为,西平王说得有理。经蔡州一役,汴州的存粮也不多了。马上再打一场大仗,确实有些吃力。”
李杰见“左膀右臂”意见已经一致,知道想马上用兵是不可能了。不过还是说道:“只怕邢州的孟方立,难以坚持到来年五月。”
朱温只是微微一笑。张寻则道:“圣上,既然决定要与河东开战,就不需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恕臣直言,孟方立的存亡,对于大局来说,其实微不足道。”
李杰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遂拍板道:“那就这么定了!”
“且慢。”张寻忽然说道。
“爱卿还有何事?”李杰深怕张寻反悔。
“圣上必须答应臣几件事,忠义军才能安心出兵。”
李杰听了,一脸的狐疑。朱温也在一旁抻着脖子,想知道张寻要说什么。
张寻道:“此役只能胜,不能败。所以朝野上下及关中诸藩,必须劲儿往一处使。微臣,必须挂帅河东南面行营招讨使,有权调动一个方面的所有兵马。这是第一个要求。静难军、威胜军、镇国军这些自不必说,夏州的拓跋思恭、河中的王重盈、凤翔的杨守立,这三个人也必须也出兵。这是第二个要求。另外,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若事事皆需奏请朝廷,必会延误军机。请圣上授予臣‘便宜行事’的权力。这是第三个要求。还有,古来征战,多有因粮草供应不上而失败的。臣请有权任命供军粮料使一职,以保证前线的粮草供应。这是第四个要求。以上四条,如果有一条不能具备,恕臣难以助剿。”
张寻这一番话说得极为霸气直接。李杰听了,脸上差点挂不住,死盯着张寻的眼睛。张寻竟也毫无惧色,也盯着李杰,等着天子的答复。朱温则在一旁含笑看着两人,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张寻这四点要求,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都是对过去失败经验的总结。
历史上,南路军挂帅的是宰相张浚,根本是个不知兵的书生。虽然会宣武、镇国、静难、凤翔、保大、定难诸军五万人于晋州,但其实他能指挥动的不多。只有韩建的镇国军打了一仗,失败后,其余各军便纷纷逃回本镇了。所以张寻首先就要求自己对军队有绝对的指挥权,能够“便宜行事”。他可不希望在自己头上,还有个不知兵的文官都统对战事指手画脚。
另外,由于左神策中尉杨复恭与李克用过从甚密,从头到尾反对征讨河东,遂在后方多次作梗,导致前线的粮草辎重不能及时运达。故而张寻要求自己指派供军粮料使,以督运粮草。
还有,历史上虽然也是汇集了众多藩镇的军队,但张寻注意到,唯独近在咫尺的河中王重盈没有出兵。河中辖境的晋、绛、隰、慈等州,都是官军征讨河东的必经之路、后方基地。如果王重盈不全意支持,这一战也很难打赢。
所以张寻提出了这四条。如果李杰不答应,他就决心不趟这滩浑水。
没想到李杰却道:“好。朕就都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