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阴魂不散的朱珍 (第2/3页)
阳收到消息,时洪得知时溥大败,便从萧县撤回了彭城。看来,比起萧县,时溥更怕彭城失守。加上时洪这四万人,此时彭城城中已经至少有五万感化军。
赵东阳自忖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彭城,且才经过一场大战和漫长的追击,宣武军的体能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他便下令,全军向南进发,目标萧县。
赵东阳领着大军到了萧县,发现县城通往外面的道路已经被黄浩的突将都全部封锁。突将都是清一色的骑兵,虽然不善攻城,但锁城却是一把好手。此时萧县城内已是粮草断绝,人心涣散。
黄浩见了赵东阳,主动请战,要借五千步卒,由他指挥攻城。
赵东阳从黄浩狂热的眼神中,嗅到了一丝血腥味。看来这些天,黄浩在萧县城外肯定是憋得够呛。这小子主动请战,定是打了屠城的主意。
在古代,由于攻城不易,会付出远比守城一方多得多的代价。所以进攻方都十分痛恨坚决守城的一方。因此就会诞生一些变态的行为准则。比如就曾有人规定,围城一日攻破的,可以免城中百姓不死。若围了两日才攻破,就要屠杀城中百姓的三分之一。三日攻破,就要屠杀三分之二。如果过了三日,那就要屠尽城中人口。以此来震慑城中军民,瓦解其顽抗到底的意志。
黄浩杀人杀上了瘾,稍有不如意,就想屠城泄愤。赵东阳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黄浩的请求。把攻城的任务交给了邓季筠的齐子都。
黄浩求战不得,气冲冲出了大帐。一边走还一边骂骂咧咧,俄尔,外面忽然传来咔嚓一声巨响。好似什么东西折断了。赵东阳坐在帐中听了,不禁眉头紧锁。
不一会,一个牙兵跑了进来,报告说:“黄将军怒断辕门而去。”
赵东阳听了,强压心中怒火,只说了句:“知道了。”
行军司马刘知俊在旁问道:“爷帅,黄将军求战,这是好事,为何不允呢?”
“你忘了沛县的事了吗?”
“可当初突将都在沛县屠城,爷帅并未责备,如今到了萧县,怎就不准了呢?沛、萧二县,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你记住,杀戮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杀孽,还是能少造就少造一点的好。”
刘知俊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萧县城中守军人数本就不多,又被困了多日,早就没了斗志。齐子都百梯齐架,很快就登上了城头,斩落吊桥,打开了城门。
这回首先冲入城中的是寇彦卿的虞候军。虞候军进城之后立即封存府库,包围了士族豪门的宅院。这其实是一种保护措施。以防军士趁乱劫掠富户。
宣武军又在四门贴了安民榜文,又将从时溥手中夺来的粮草熬成大锅的米粥,在萧县城中设了几个粥厂舍粥,赈济已经饿了多日的城中百姓。城中很快就安定了下来,百姓无不对宣武军交口称赞。
赵东阳在萧县呆了没几天,就听说庞师古在南边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了宿州城下。宿州刺史张友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