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高慈的任务 (第2/3页)
旁策应,往来机动,严密监视洪洞之敌的动向。若敢有出城骚扰大军者,立即击溃之!若逢出城报信者,必斩杀之!”
“末将遵令!”
张寻连下两道命令,在座诸将就只有白虎军指挥使高慈还没有任务了。但看他表情,似乎已经猜出张寻要让他做什么。
张寻笑道:“高慈,重担就落在你的肩上了。这个任务非你不能完成。”
“请大帅放心!末将保证让康君立望河兴叹,不能渡过东岸一兵一卒!”
原来,高慈的任务就是牵制住西岸的河东军,掩护主力南下。这个任务说难不难,风险很高。虽然不需要高慈与河东军硬抗,但如果不给康君立造成足够的压力,也起不到牵制的作用。这个度最难把握。根据情报,康君立麾下至少有一万两千人。而白虎军只有五千。稍有不慎,高慈就有可能陷入重围,难以脱身。张寻从头到尾想了个遍,最后还是认为只有高慈才能胜任这个任务。
阴地关撤军后第五日,一大早,唐军主力就离开赵城,继续南下。
二十里的路程并不算远,尚未到中午,张寻就望见了洪洞城。党项骑兵已经在洪洞外围打转了。可以清楚的看见,城外筑起了几道防御工事。壕沟一直挖到了城外数里的地方,又有不少营寨互相掩映,扼守住南下的道路。不过自然的,工事的疏密程度是随着距离洪洞城的远近而递减的。在距离洪洞城最远的霍山山脚下,已经仅有一座营砦了,其中最多只能驻扎三五百人。
情况没有超出张寻的预料。河中军是以守城为主的防御思路,显然并没有想到要封锁南下的路径。或许,即使想封路,河中军的兵力也做不到。毕竟洪洞城距离霍山山脚,足有十里宽。
张寻再一次分兵遣将。首先命韩建率领镇国军佯攻洪洞外围的防线,吸引守军的注意力。又命齐轩的威胜军在一旁策应。之后派李子兴率鸱鸮都强攻霍山脚下的营砦。这座小砦规模实在太小,根本用不着劳烦奔雷军出马架砲。根据计划,待鸱鸮都攻克小砦,打通南下的道路之后,张寻则自领其余各军迅速通过。
镇国军和鸱鸮都各自向目标发起攻击时,数十里外的汾河西岸,白虎军还在行军途中,尚未与河东军发生接触。
与高慈并辔而行的,正是河东降将李承嗣。这两人也算有缘,当初就是高慈俘获了李承嗣,如今又由他来送还。
“这次送李将军回河东,西平王是十分不舍的。”
“承嗣知道。”
李承嗣此刻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为终于能重返河东感到高兴,那里毕竟是他生长建功的地方。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未来在河东的境遇感到担心。自己虽是兵败力竭被俘,但终究是投了敌。虽然昨晚张寻跟他保证,不会将其投降的事情泄露出去,对外只说李承嗣宁死不屈,一直被关押在军中。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承嗣心里总是不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