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激流 第357章 晋位楚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7章 晋位楚王 (第2/3页)

,至少两年之内,绝不再主动挑起和李克用之间的战争。他也相信,经过这一场战争,李克用也会认清唐廷的实力。他也一定会有所收敛,不会再轻易碰触唐王朝的底线。以战促和,有时候就是这么个道理。

    转眼龙纪元年已逝,李晔这个善于折腾的天子又改元了,公元890年便成了大顺元年。

    大年正月初一,众将来到护国军节度府,给西平王张寻拜年。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了将近一个月,静难、定难、镇国、威胜、泾原等军皆已经各回本镇,神策军也护着宰相张浚回了长安。但张寻仍然领军驻扎在蒲州,没有返回邓州。他倒不是为了防备河东军的反扑。他是在等待两件事情的结果。

    一是朝廷的封赏还没下来。这次讨伐河东一役,可以算是双方打平了。双方基本维持了战前的军事分界线,谁都没有占到便宜,谁也没吃太多亏。这样的结果,可比历史上唐军的惨败要好上很多,起码朝廷没有丢脸,河东军也遭受了重创。但是,张寻并没有达成事先制定的削平河东镇的战略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说张寻是失败了。

    至于这一仗到底算是赢了还是败了,关键就看朝廷如何看。看大唐天子李晔会作何表态。

    如果朝廷重重的封赏了张寻,那么在世人的眼中,张寻就是打胜了,张寻就是英雄。而如果朝廷事后没有封赏张寻,甚至于还发出斥责、责备的声音,那就说明张寻是打了败仗了。他就是败军之将,国之耻辱。

    这可不是小事情。这关乎于将来历史书怎么写,关乎历史上对于这场战争的定位。所以张寻决定朝廷的封赏没有下来之前,就领军驻扎在河中。这多少有些威慑的意味。

    另一件事,是关于如何处置陕虢军。河中王氏被张寻铲平,五州里除了隰州之外其余四州都落入了张寻的手中。但是河中王氏的另一块地盘,陕、虢二州的归属,还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前任陕虢节度使王珙得知父亲被擒,蒲州陷落的消息后,也弃军而逃,奔了隰州。于是陕虢节度使的位子目前就处在空缺的状态。张寻反应够快,第一时间把黑齿暖男的捧日军派了过去,接管了陕州。但他向朝廷奏请以黑齿暖男为陕虢节度使的奏表,还迟迟没有收到回信。这其中或许出了什么岔子。李罕之和李暮的两封委任状,朝廷可是很快就批准了的。

    张寻可不希望别人染指陕、虢。如今他已经得到了河中。如果再有陕、虢,那河中军、陕虢军、佑国军、忠义军、天佑军、荆南军等地盘就将连成一片。这对于他的战略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而他一定要等到一个确切的结果之后再回邓州。

    护国军节度府中,张寻正与诸将饮宴,忽然听说从长安来的中使已到蒲津关,即日就可抵达蒲州。不用问,这肯定是来宣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