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363章 钟传搏虎 (第1/3页)
洪州,即古之豫章,今之南昌。州城居豫章平原的沃野之上,赣水之畔,鄱阳之滨,东引吴越,西控荆楚,北接中原,南极粤闽,通江达海,进退有据。盛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福地之所以成为福地,有时候就是有一些冥冥之中的幸运。晚唐自从王仙芝起义以来,神州几无完地,兵锋所指,生灵涂炭。唯独这个洪州,不仅没遭刀兵,这一方百姓反而安居乐业十余载。又轻徭薄赋,岁有余粮。使得人人欢喜,户户安康。
这其中,自然就有洪州当地的长吏,镇南军节度使钟传的功劳。钟传本是抚州人,年轻时不事农桑,而以勇毅闻于乡里。后来天下大乱,有人劝他起兵响应,他因看不惯义军的流寇做派,虽然也拉起了队伍,却只是保卫乡梓,护佑抚州一地的平安。
中和初年,高仙芝遣部将柳彦璋攻略江西,打到了抚州。钟传领兵相抗,一举击败柳彦璋,不仅保全了抚州,还将洪州收入囊中。唐廷倒也乖巧,当即下诏,任命钟传为江西团练使。后又擢为镇南军节度使。钟传自此据有洪州,于今已经整十年了。
这十年间,钟传轻徭薄赋,重视文教。在全国各州都已暂停派遣贡生赴长安赶考时,唯有洪州年年举贡。不远千里来洪州,只为能够获得乡贡名额的士人,每年不下数十人。钟传因此得了个“旌旄影里一文侯”的美誉。
当然了,钟传重视文教,也是为了拉拢人才为己所用。很多经洪州入京中举的士人,为了报答钟传的知遇之恩,往往最终都会返回洪州,或入幕为僚,或在地方上做官。洪州治下的高安县县令殷文圭,就是这种情况。
没错,这个殷文圭,就是当初曾在邓州麒麟山书院求学一年的池州人殷文圭。
七年前,因池州当地乡贡废弛,一心想考科举的殷文圭便与好友杜荀鹤不远千里,结伴赴邓州求学。不料一年后,杜荀鹤高中进士。殷文圭却黯然落榜。他因家中尚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遂返回了自己的故乡。后来听说洪州也年年都开乡贡,又背井离乡来了洪州。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回终于得偿所愿,中了进士。之后便回到洪州为官,因为政勤勉,殷文圭渐渐得到了钟传的器重,没几年便获得升迁,做上了洪州治下第一大县高安县的父母官。殷文圭虽然不是钟传身边的幕僚,但他的意见,钟传都会非常重视。
高安县,九峰山。
凌崖绝顶之上,云雾缭绕之下,有一座红墙碧瓦的寺院,好似世外仙境。这正是江西名刹报国上蓝寺。此时寺中的一条小溪边,亭子里,两个人正在对弈。
其中一人头裹幞头,着一身素色直裰,像个书生模样,正是高安县令殷文圭。另一人削发摩顶,斜披一件一口钟,坦胸露乳,活似一个在世的弥勒,正是上蓝寺的住持,令超禅师。
“殷郎果真要去州府?”
殷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